第 3 章(第2页)
他没能再睡着,干脆起来给周淮打了个电话,仿佛傍晚那会儿俩人根本没吵过架。
“你丫是不是有病!”周淮气得破口大骂,但电话秒接。
谁都没提那封信。
“可不是嘛。”秦一隅掰了四颗胃药囫囵塞进嘴里,嚼了几下,说话含含糊糊,“哎淮子,你还记得我之前参加的那个音乐节吗?”
周淮的声音困里带着怨气,“您红的时候一年参加多少音乐节啊。我怎么知道是哪一个?”
“就阿那亚海滩边办的那次。夏天,中间还下暴雨了,风特大,舞台下边儿一哥们儿举的旗都给吹天上去了。”
“哦——你那天穿了件花衬衫。谁给你选的衣服,真他妈难看。”周淮骂完又想起点什么,彻底醒了觉,“我想起来了!那天回来你非逼着我给你画画儿,我就跟派出所那模拟画像师一样忙活了俩钟头,一分钱没捞着,我可真是个大冤种啊!”
“对,就是那张画。”秦一隅现在还留着,“我让你画他的眼睛,刚刚我睡觉又梦到了。”
其实秦一隅对这件事始终很费解,但当它切切实实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更不可思议。
怎么会有人对一双眼睛耿耿于怀的?
那天可谓是他人生中最完满的一天,抛物线的顶点。
[无序角落]刚发布新歌,在一场盛大的音乐节舞台上宣布了巡演的消息,几万人挤在台下,仰着一张张脸望着他。当天的演出效果也近乎完美,他的即兴solo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好。
站在音箱上,淋着雨,那一刻的秦一隅拥有全世界。
一阵狂风呼啸,舞台下许多人的雨衣都被掀起,卷起一阵绚烂的浪,每个人狼狈又快活。秦一隅笑着听乐队其他成员进行talk环节,目光却被台下一顶被吹翻的帽子攫取。
帽子的主人戴着口罩。他抬起了头,黑色短发被吹乱,露出一双浅色的瞳孔。
那双眼简直带着锋利的钩子,直勾勾望着他,通透的虹膜里映着整个舞台的光。对视的瞬间,秦一隅好像迎面撞上一头误入人海的狼。
只是一晃神,那人如同幻影般消失不见。
秦一隅几乎懵在舞台上,甚至没能正确地进拍子唱下一首歌,他差点儿跳下舞台钻进人海里去找,想把那根锋利的钩子拽出来,但他来不及那样做,贝斯手许司抓住了他的手臂。
这样的怪异表现甚至在之后成为嗑药谣言的“实锤”。
后来他想了很多办法,甚至找主办方要来了摄影师的硬盘,看完了也没有那个人的存在。
难道真的是幻觉吗?可他那天上台前滴酒没沾,比任何时候都清醒。
即使是真实存在的记忆也有消失的时候,于是在飞地落地北京的第一时间,秦一隅就找到周淮,靠着描述让他画了出来。
当时的周淮理解不了,边画边吃瓜。
[喜欢?就一双眼睛而已啊,能喜欢到什么程度?]
秦一隅认真思考。
[就是我烦到想把地球都炸了,但是会让他先坐飞船跑掉,我炸完再去找他的程度。]
周淮无语至极。
[你他妈神经病吧。]
“这都几年前的事了还梦到,有病。”周淮骂完又开始抱怨,“老子那天给你画完都凌晨两点了。你居然还让我给你纹了个纹身,我眼睛都特么睁不开了!”
秦一隅抬手摸了摸喉结。
在梦里,他都快认不出当时那个乖张的、意气风发的自己了,却还是能清楚地记得怔忡的那几秒。
那一瞬间的撼动太过强烈,当初的他鬼使神差地想留下来。
几乎是自嘲一样,秦一隅轻轻笑了,“是啊,怎么搞得,又梦到了。”
sternstunde——人生轨迹中最具戏剧性与转折性的瞬间。
那一晚的他捡起周淮丢在桌上的素描铅笔,在那幅画的右下角写下这行字母,告诉他,给我纹这个。
秦一隅神经质地认为那是属于他的恒星时刻。
被一对神秘瞳孔捕获的瞬间。
作者有话要说
这本书好像也可以起一个更晋江风的名字《拒绝三连后发现对方是我的白月光》
他们俩其实有很多信息差,就是对方互相不知道的事,反正挺命中注定的那种()后面都会慢慢展开啦
“老师,长大之后我想组建一个乐队,你觉得我可以吗?”
还差五分钟下课,面前的学生忽然问出这么个问题。
秦一隅就纳了闷了。
好像自从南乙出现,[乐队]这个好久不见的词儿一度又变回生活中的高频词汇。
有种要完蛋的感觉。
见他不回答,小姑娘拽了拽秦一隅的袖子:“小鱼老师?你听到了吗?”
这是他在这里上课使用的别名。起初秦一隅想使用的代号是大鱼,但无论是老板还是学生,都会叫他小鱼,他也懒得争了。
“听到了听到了,两只鱼耳朵都听到了。”
“组乐队啊……”他咽下下意识想说的‘不可以’,笑眯眯摸了摸小朋友的头,“老师觉得你长大之后可以先努力挣钱。”
“啊?为什么呀?”
“因为玩儿乐队很烧钱。”
“老师你怎么知道?”
“你长大就知道了。”
他在一个很小也很偏僻的儿童声乐培训教室兼职。这儿统共就仨员工,还得算上教小提琴的老板王亮。
半年前,秦一隅刚从云南回来,心情郁闷,沿着二环线溜达了七公里,溜饿了,就随机走进一家兰州牛肉面店,正巧和王亮坐了同张桌子。对方正打电话,叹气说缺个乐理老师,教小孩儿,招不到人。
秦一隅听了,拿筷子指了指自己。
“您看我成吗?”
以他的精神状态没法和成年人和睦相处,小学生?刚刚好。
最重要的是,他缺钱。
只是秦一隅对陈年往事仍有余悸,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之前混乐队那些烂事,因此只留了个昵称。
“小鱼老师,你唱歌这么好听,怎么不去比赛啊?比赛会有很多钱吧!可以买好多糖!”
小朋友天马行空的提问将秦一隅的记忆拽了回来。
怎么一个两个都催着他比赛,跟催命一样。
他手肘撑在桌上,掌根托住下巴,懒洋洋道:“知道老师最不喜欢哪三样儿吗?”
小朋友天真地摇头:“哪三样?”
他和别人不一样,比数字的时候先伸出中指,“一,唱歌。”
然后才是食指。
“二,比赛。”
小朋友颇为上道地哦了一声,“那还有一个呢?”
最后,秦一隅伸出无名指。
“三,话多的小屁孩儿。”
这下好,孩子不说话了,还突然哭起来。秦一隅找了张纸乱七八糟给她擦鼻涕,见她不消停,干脆学她哇哇大哭。
这下治住了。
下了课,秦一隅领着她下楼。一楼门头支了个卖糖葫芦的小摊儿,他买了一串糯米馅儿山楂的,顶上一颗大青提。
付了钱,秦一隅递给学生。
“谢谢老师!”小孩儿恨不得两手拿签儿,但秦一隅没撒手,拽不动。
“谁说整串儿给你了?拿最上面那颗。”秦一隅扬了扬下巴,“老师不爱吃葡萄。”
小孩儿差点又哭了,一跺脚愤愤道:“老师你可真气人!”
秦一隅咬下一颗糖葫芦,含含糊糊说:“可不是吗,我是超气人老师。”
小孩儿被家长接走,东西也吃完了,秦一隅搭公交车回周淮店里。
这几天客人多,周淮忙得腾不开手。手上黏糊,秦一隅进去洗了洗,然后搬个小板凳坐他们跟前看,一句话不说,盯得极为认真。
平日里,秦一隅总笑眯眯的,手插口袋四处犯贱。他的头发蓬松微卷,总半眯着眼,像只懒洋洋的大型猫科动物,可他其实有一双比寻常人更黑更大的瞳仁,一旦不说话,睁大了眼盯着看,那种锐利的、充满挑衅意味的压迫感就直往外冒,就像两汪深不见底的黑泉。
纹身的大哥光着背趴在床上,被他盯出一身鸡皮疙瘩。
“这帅哥……是下一个客人吗?”
“他?不是。”周淮正低着头上色,随口道,“这我死党。”
“哦。”大哥清了清嗓子,“那能让他先出去不?盯得我怪难受的。”
秦一隅眨巴着大眼睛,没脸没皮地笑了一下,“哥,我是他死党,不是黑手党。”
“出去吧你!”周淮停了纹身机,随便给他找了件事儿,“正好,我上午开车的时候钱包好像落车里了,去帮我找找。”
说完,他掏出车钥匙扔过去。
“行,周老板。”秦一隅起身,特意弯腰凑到大哥耳边,小小声说,“您慢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