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诸侯会盟(第3页)




    至于其余的地方诸侯们,即便不是汉室宗亲,也明白其中的好处之大。



    一时间,几乎是群雄并起,纷纷奉行檄文,大量诸侯率兵朝着《讨国贼檄文》之中所定的结盟之地酸枣而去。



    ……



    各路诸侯距离酸枣距离各有不同,抵达时间自然也是各有差异。



    由于曹操原本在逃回谯县后,就在陈留郡之中广募兵勇,训练士卒以图后计,再加上曹操的刺董之名,也让曹操的名声大振。



    而曹操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与诸侯们交好,且宣扬名声的机会。



    因此,在收到《讨国贼檄文》后,曹操便是主动地在酸枣开始建立营寨,以迎各方诸侯前来结盟。



    每有一路诸侯抵达,曹操每必亲迎之,且辅以安营存粮。



    而随着抵达酸枣的诸侯变多,也几乎是肉眼可见地变得热闹起来,其中更是不乏诸侯之间的相互试探以及交好。



    只是,刘虞的号召力显然并非原轨迹之中的曹操可比。



    一路路诸侯不断抵达,所率兵马数量亦是各不相同。



    多者有数万,少则只有一两千的也不在少数。



    这让导致原本曹操提前所立的营寨变得相当拥挤不堪,甚至就算是以着曹操的能力调和四方,营寨之中各方势力的大小摩擦亦是不断。



    而曹操仅有名声却无威望,根本就不足以服众,且曹操根本也不愿意当这么一个恶人。



    直至袁绍率军抵达酸枣,被曹操迎入营寨之后,曹操当即便是面露苦色地朝着袁绍大吐苦水。



    袁绍听闻此事,朗声道。



    “阿瞒,这不过是小事耳,何至于如此苦恼?”



    “还请本初教我。”曹操答道。



    威仪十足的袁绍颇有几分盟主的自觉,朗朗而道。



    “此事易耳,此番响应太尉号召征讨董贼,乃是为大义而来,且董贼麾下有并州、凉州以及司隶三州精锐,甚是强悍。”



    “若是一般乌合之众,恐怕非但不能有所助力,反而会被一击而溃,坏了盟友的阵势。”



    “故以,为大计而虑,亦为了保全那些忠勇之士,宜筛选可入营寨结盟者为主力。”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喜意,然后又故意请教道。



    “本初觉得如何筛选之?”



    “嗯……”



    袁绍沉吟了一下,道。



    “所率兵力过万者,可入营寨;不足一万者,便可在酸枣他处自行结营,而后待盟军西进讨贼之时,随行于后,以作援军声势即可。”



    此言一出,曹操的脸色顿时就黑了几分,万万没想到袁绍所定的标准居然这么狠。



    毕竟,曹操如今麾下亦没有一万兵马。



    如此说来,第一个要被踢出营寨,彻底远离盟军中心的便是他曹孟德。



    这让曹操不禁怀疑袁绍所提的这个条件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ps:过渡章节可太难写了,需要顾及描述各方动向与反应。(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