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越来越接近的“公平”(第3页)




    直至顾雍离开吴郡,推举了张昭代为协助李基处理吴郡之中的大小政务,甚至在不久之后,就连李基本人都离开了吴郡,远渡重洋前往瀛洲。



    这也让吴郡、会稽郡,乃至于整个扬州的世家都看到了希望所在。



    与已经对李基崇敬有加,且双方还有着蔡邕这一层关系的顾雍不同,张昭原本乃是徐州彭城一个小世家出身。



    这便是让扬州世家看到了拉拢张昭,让张昭同为扬州世家一份子的希望。



    结果,也正如扬州世家所希望的那样,本就是小世家出身的张昭对于扬州世家并不抗拒。



    通过联姻娶妻的方式,张昭迅速地被扬州世家所接纳,且迅速地成为了扬州世家在刘备集团之中的代言人。



    为了巩固地位,张昭还从徐州拉来了自己的远方族弟与至交好友张纮一并融入扬州世家,且两人相互协作之下,迅速地在刘备集团之中彻底站稳脚跟。



    然而,还不等张昭、张纮在扬州世家的鼎力支持下,彻底在刘备集团之中占据极重的话语权。



    随着李基从海外归来,重新又坐上了郡丞的位置……



    不管是张昭、张纮,还是诸多由于张昭、张纮的存在而对刘备开始投资的扬州世家,只觉得天都塌了。



    明明在李基不在的日子里,张昭、张纮也可谓是兢兢业业地辅助刘备治理吴郡。



    除了张昭、张纮偶尔需要回馈一下世家之外,张昭、张纮自认也不曾懈怠过一分,且整个吴郡几乎也是在这两年间以着肉眼可见的速度繁荣起来。



    这让张昭、张纮自觉以贡献能力而论,已不在李基之下。



    然而,事实却是给了张昭、张纮一个沉重的打击,两年多以来兢兢业业所做的功绩,最后换来的却是李基一句轻描淡写的“还不错”。



    就仿佛这些功劳都是李基的……



    开什么玩笑?!



    只是,身为主公的刘备反而觉得理所当然,对于消失了两年有余的李基再度以大权相托。



    然后,李基则是以着极其强硬的手腕,直接对刘备治下进行军政改革。



    良田造册、户籍登记、推行军户……



    这一桩桩的改革,却是对于这几年间暗戳戳地在吴郡、会稽郡两地收了不少黑户,以及暗中开发了不少良田的世家一个沉重打击。



    尽做了他人嫁衣的张昭、张纮以及一众世家,如何能够甘心?



    更重要的是,倘若只是一时的损失,世家们还能忍耐下去,但以着当下的趋势,却是李基只要一日大权在握。



    那么在刘备治下,世家就能与平民享有越来越接近的“公平”。



    可世家想要的压根就是“特权”,而并非是“公平”!



    政治、土地、教育、律法……



    这些原本世家相对于平民所享有的特权,在刘备治下几乎是在一点点地被瓦解。(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