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乌桓反了(第2页)
更让李基所担忧的是,曾经的白马将军到底还行不行……
一念至此,李基的眉头更皱了三分,有些踌躇不定。
李基已经多年未曾见过公孙瓒,对于公孙瓒的种种变化也仅限于书面了解,难以准确判断。
之前李基有所忧虑之时,也由于公孙瓒与刘备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孙瓒在幽州的根基,终究没办法直接撤换公孙瓒。
以至于,本是对北伐而言是一片大好的幽州局势,一下子有糜烂的风险。
庞统出列开口道。
“丞相,依我之见,或不能尽怪白马将军,这幽州送回的急报中提及乌桓人之所以能掀起叛乱,与塞外数支乌桓部族南下有关,这才给了幽州境内的乌桓人叛乱的可乘之机。”
“这时机如此凑巧,不免得令人生疑其中有没有曹贼的推动。”
司马懿也跟着补充道。“曹魏在并州大开互市,确有联系到塞外其余乌桓部族的能力。”
更为深知李基谋算所在的诸葛亮,说出了李基真正的顾虑所在。
“是否是曹贼所暗中推动,不甚重要,眼下却是幽州这一乱,不说还能否指望得上白马将军给曹贼施以压力,而是要不要派兵前去救一救幽州。”
旁人并不清楚顾维的动向,但诸葛亮却还是明了的,明白原本李基所划出的一张大网,乃是同时让马腾、公孙瓒两人袭击魏赵二国的背后。
眼下这幽州一乱,对于李基的安排无疑是影响颇大的。
“孔明所说正是吾所虑也,诸位以为如何是好”李基开口问道。
不救幽州,就怕公孙瓒那性格过度逞强,即便是形势不妙,碍于面子也没有及时传信求救。
一旦幽州沦陷于异族铁蹄,再想派兵去救,那无疑是来不及了。
若救幽州,朝廷倒还有几分余力,只需传书回寿春派遣一支船队北上就是了。
可一旦抽调兵马北上幽州,官渡之战出现了什么变故,后方再想调动兵马来援可就千难万难了。
此言一出,帐内一众谋士面露思虑,却也是难以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