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3页)

 所以纵使徐庶此刻万分担心道出真相后,会遭到刘备的鄙夷驱逐,但还是选择全盘托出。

 “庶,有心追随刘皇叔创立仁德之世。然,亦不敢欺瞒刘皇叔,庶蹉跎半生于好勇斗狠,修习学问尙不足一年,自认才疏学浅,不足以辅助明公。”

 刘备脸上非但没有流露愠色,反而明显多了几分赞赏,道。

 石韬发出着一声由衷的感慨,忍不住冲着刘备拱手而拜。

 “可家中贫困,仅有些许家资若是充当路费,家中老母恐无以为继,恰据悉刘皇叔途径颍川,久闻刘皇叔仁德之名,故以与尝试请求随军南下吴郡。”

 “刘皇叔就不怕我是骗子吗?”

 “汝之所以欲南下吴郡,莫非是担心官府追捕?若是如此,纵是不去吴郡亦可,吾可尝试与当地官府沟通,让官府撤销通缉悬赏之令。”

 “这……”

 “为友报仇而不惜身,可谓之义;未有隐瞒而全盘托出,可谓之信……”

 “原来如此……”

 “而后,汝可安心留在颍川读书,待学成之后再往吴郡寻我亦无妨。”

 石韬一听,大惊,下意识地暗暗拉了一下徐庶的袖子,提醒徐庶勿要多言。

 只是,徐庶的忠义之心,让他在承受着刘备的信任与善意之时,难以忍受自己如此欺瞒刘备。

 ‘已遇明主,只恨学业未成……’

 刘备好歹也是大汉官吏,直接在官吏面前自爆通缉犯的身份,这不是自投罗网,直接将脑袋伸到铡刀下求砍吗?

 对于如今的徐庶与石韬而言,刘备无疑是接近于传闻之中的大人物。

 此刻,刘备所展现而出的仁德胸襟,无疑是让徐庶与石韬为之震撼的,唯有李基不禁流露出了一个早有预料似的笑容。

 刘备此言,如何能不让徐庶大为感动?

 甚至徐庶的眼眶几乎是肉眼可见地红了一圈,感激地答道。

 刘备闻言,也是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答案。

 刘备听罢后,看向徐庶的目光之中所流露的是按耐不住的欣赏之色。

 事实上,徐庶为友杀人之事,或许在别的诸侯眼中会是黑点,但是在刘备集团之中无疑是妥妥的加分点。

 徐庶心中万分感激,明白刘备以着“借”的名义开口,实乃尊重自己,不欲以钱财之物轻贱了自己的抉择。

 这让徐庶感动得又再度想要跪下,感激不已地说道。

 “庶无以为报,唯有学成之后为皇叔粉身碎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