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教育的考量


                 铁矿之事只能暂时搁置,反正这玩意就在自己的封地里,别人偷不走也抢不走。

  杨斐现在还是先大力发展经济。

  有钱好办事。

  只有藏富于民,岭南才能真正发展起来,发展起来就会有更多的人口,人口一多,万事皆可迎刃而解。

  在工地上巡视一阵后,杨斐便启程返回。

  对于灾民安置工作,杨斐十分满意,薛明处理得井井有条,毫无疏漏。

  郡守之职对薛明而言,实在是屈才了,待明年巡视岭南各郡县后,就可以让他胜任楚王府长史一职,管理整个岭南。

  回到城内,萧景找来。

  “王爷,这是城中百姓的请愿书。”萧景朝着仆人一挥手,接着说道:“只待王爷过目,就将此书送往大兴。”

  旁边的仆人捧着一卷锦缎上前,在杨斐面前展开。

  杨斐目光扫过。

  这卷锦缎之中,是一个个层层叠叠的大手印,铺满了整卷锦缎,而在锦缎开头处,则是此万民书所求。

  “先生真乃高人。”

  看着仆人收起万民书,杨斐赞叹道。

  这种事情一般读书人还真做不出来,就算让薛明去,薛明都会婉拒,也就萧景特立独行,才愿意去做这种在读书人看来颇为不耻之事。

  萧景微微一笑,谦逊回应:“王爷过奖了。”

  杨斐看了一眼身旁的仆人,两名仆人立刻知趣地退下。

  “先生请坐。”

  待人离开后,杨斐伸手示意萧景坐下详谈。

  萧景静坐一旁,杨斐神色凝重地开口:“先生,南海尚存一种隐患。”

  萧景略经沉吟,眸光锐利如刃:“王爷所言隐患,莫非是盘踞各路的贼匪?”

  杨斐点了点头。

  萧景才智过人,猜出来并不是什么令人吃惊的事情。

  南海郡现如今可以说欣欣向荣,连山民都心甘情愿从山中走出来,接受杨斐的统治,唯一还存在的隐患,也就是各种拦路抢劫的盗匪山贼了。

  “先生既知此患,不知可有破解之法?”杨斐询问道。

  萧景神态从容,胸有成竹。但他并未急于提出策略,而是反问道:“王爷昔日对待山民之道,是否仍记心中?”

  杨斐眸光一闪,明白了萧景的意图:“先生之意,可是让本王再施欲擒故纵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