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恶心杨斐之计(第2页)

  杨恒听说过自己父皇登基的往事。

  先帝有九子,每一位都才能不凡,不弱于自己,而父皇是如何做的呢?

  不争,不抢!

  坐看风云,静待其变。

  父皇唯一做的事情,便是将先帝交代的每一件事都办好,从未出过差错。

  他虽在众兄弟间并不耀眼,但对先帝而言,却是最放心的一位,他从未表现出过自己要争夺皇位的心思,最终皇位偏偏交到了他手中,而非其余八个才华横溢的叔伯手中。

  这其中缘由,早已有人剖析。

  那便是父皇在先帝面前足够老成稳重。

  大隋从高祖皇帝开始,便强盛无比,后世皇帝按部就班下去,维持住高祖皇帝的基业便可。

  不怕你没能力,就怕你有点能力却好大喜功,做了皇帝后瞎搞一通,将大隋基业毁于一旦。

  因此,相较于其余爱表现的皇子,他的父皇,这位办事稳重,令人放心的皇子,在先帝眼中才是最适合登基之人。

  杨恒清楚自己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且父皇已为自己铺平道路,根本无需做太多事情,保持住稳重即可。

  再一思索黄德之言,杨恒发现字字珠玑。

  你一个岭南拿什么造反?

  给你一百万人,你都成功不了,自古就没有北伐成功的先例。

  这一刻,杨恒如梦初醒。

  杨恒本就是一个富有心计的人,绝非愚昧无知之辈,经过黄德一番肺腑之言的劝解,他幡然醒悟。

  黄德微微一笑,太子能够及时醒悟为时不晚,他这位太子党一把手,也就心安了。

  “殿下可考虑以藩王不可无王妃为由,请陛下下旨,为楚王赐婚,以此观察局势变化。”

  黄德说完,杨恒眼中精光一闪。

  “妙啊,黄大人不愧是朝廷肱骨,此计必能令我那三弟如鲠在喉,如坐针毡。”

  他可是有黄德都不知的内幕消息,并且知晓顾渊和杨斐走的很近,那给杨斐的十万灾民,都是由顾渊一力促成。

  再加之,顾明珠曾经亲自送别杨斐。

  很显然,这位宰相为了女儿的幸福,有意将女儿许配给杨斐,而顾明珠似乎也并不排斥。

  若是能让父皇下旨赐婚,被赐婚之人绝不可能是顾明珠,如此也算破坏了顾渊与杨斐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