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十万贯建书院(第2页)

  公务员岗位多的是,杨斐并不担心未来的就业问题,他所担忧的是百姓是否愿意送子女入学。

  包分配在古代能不能起到宣传作用,是个疑问。

  薛明略作思考后,拱手道:“既王爷已有周全之策,臣便无后顾之忧矣。”

  杨斐继而嘱咐齐良:“告知百姓,南海书院祭酒由本王亲自担任。另外,明年年底前入学的学子,书院将免除束脩费、并提供免费住宿与膳食。此外,书院亦推行勤工俭学,学子们可在书院做工,书院则会给予相应酬劳。”

  杨斐尽量思虑周全,让百姓们放心将家中小孩送去书院上学。

  亏也就亏这一批学生。

  往后的学生不会再免费,有惠民政策的支持,百姓生活逐渐改善,不会连基本的束脩都负担不起。

  十万贯建十所书院都够,之所以只建一所,便是做好了亏损一年的准备。

  “王爷英明。”

  齐良忍不住再次赞叹。

  有这样一心为民的好王爷,岭南何愁教育不兴。

  杨斐询问完文官,目光转向武官。

  “韩勇,你继续操练精兵。”他对韩勇的训练成果颇为满意,无需多言。

  “霍平,南海郡的贼匪问题交给你。能招安者则招安之,不能招安者亦无需留情。岭南百姓需要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

  对于霍平而言,他的首要任务是招安事宜。

  霍平拍胸脯保证:“王爷尽管放心,南海郡哪些贼匪能招安,哪些不能招安,末将了如指掌。”

  杨斐点了点头。

  接着,他留下萧景与薛明,遣散其余人。

  萧景开口提及:“子清,去年张康安未经朝廷许可,在南海郡强征千名民夫,至今下落不明,此事你是否知情?”

  薛明闻此消息,神色瞬间凝重。

  “张康安竟如此胆大妄为?”

  没有朝廷调令,一郡之守敢私自征召千余民夫,简直是目无王法,胆大包天。

  更令薛明震惊的是,他对此一无所知。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薛明立刻起身朝着杨斐做出保证:“王爷放心,此事臣必会彻查到底。”

  这件事的调查并不难,强征民夫的消息那些郡守府旧吏肯定知晓。

  只是不知为何,他们选择沉默不报。

  杨斐交代了一句:“另外,你让人安排一间宅院,暂且给一位为名刘蓉蓉的民妇居住。待事情真相明朗,你将消息告知她,再派人将她安然送回四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