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商业改革(第2页)

  二便是现如今距离元日仅剩一个多月,杨斐也要让手下的人缓缓,高强度工作了这么久,该休息休息了。

  再者,元宵之后他便要巡视诸郡县,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回来,没时间去管理新的产业。

  将这几个产业打理好,对如今的岭南而言,已经足够。

  商人们纷纷聚集于岭南,岭南的发展前景可谓一片光明,届时愁的就该是城池太小,是否要扩张南海城之事。

  不过这种事情,就交给薛明头疼去吧。

  那时候自己就不在南海城了,巡视诸郡县只需带韩勇与萧景即可。

  留薛明和霍平守卫南海城。

  杨斐沉吟片刻,说道:“洪复是第一批来岭南的商人,但不会是最后一批,本王料想年前必定还有商人到来,只是数量会较为有限,不必急于一时推行商改。”

  “商改一事,还是作为明年开年之策。”

  岭南的雪糖名声虽已远扬,但要使其深入人心尚需时日的沉淀与酝酿。

  临近年关,各类应酬活动繁多,让高远想办法炒作一番,将岭南雪糖炒成送礼必备之物,就如同电视上的脑白金一般。

  这玩意估计大部分送的人和收的人都不知道有啥用,却因那魔性的洗脑广告而风靡,成为送礼必备之物,从而大卖。

  当然,营销是一方面,实力是另一方面。

  没有实力,终归还是昙花一现。

  岭南雪糖则不同,它是真有实力,结合巧妙的营销策略,必定能够经典礼品。

  待过年期间的一番营销热潮过后,那些反应稍慢的商人才会深刻领悟到岭南雪糖的非凡价值,继而蜂拥而至。

  那时候自己顺势颁布商业改革政策,彰显隆重,同时签订一批经销商,岭南商改的名声就会彻底传遍四面八方。

  商改对岭南与商人而言属于互惠互利之事,商改传开,肯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商人来到岭南。

  商业的繁荣将带动税收的增加,有了充裕的财政收入,岭南便可大力发展民生。

  民生的强盛又将反哺岭南官府,官府则得以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建设,如修路铺桥、改善路况,为商人提供更加便利的通行条件。

  如此良性循环之下,岭南必将迎来飞速的发展。

  这一套可是后世实践过得,很符合勤劳的华夏人民,只要朝廷那边的杨恒不搞幺蛾子,杨斐完全不担心路走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