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考核孟羽(第2页)

  王爷出的题很古怪。

  考题为《身为教育部副部长,你该如何择中选优,为官府筛选人才》

  考题依旧是王爷的独特风格,与这个时代完全不同,题目并不咬文嚼字,也不引经论典,简单粗暴的将我要考你什么告诉你。

  而你,也无引经论典,高谈阔论,只需告诉我你要如何做。

  之所以说这道题古怪,便是齐良在其中看见了王爷想要打破常规,改革如今的推举制度,让真正的人才能够进入官府。

  事实上,南海郡如今所有官员都并非推举出来。

  而是王爷考出来的。

  即便那些原先朝廷委任的官员,也都在王爷的考核下,经历了一场筛选,通过者才能留下来。

  齐良只是看见这道题,就已知晓答案。

  答案只有一个:考核制度。

  王爷曾多次对朝廷实行的推举制度不满,认为推举制度会令官员们产生裙带关系,一旦遇到问题,便会官官相护,抱团取暖,不利于朝廷对官员的管理。

  王爷的考核制度犹如一把公正的秤,衡量着官员的才能。

  能者上,庸者下。

  有能力过考核,你才能被官府选取,没能力通过考核,即便你有关系,都进不了官府,因为你已经被淘汰。

  而淘汰者,要么老老实实去考教资,要么另寻他路。

  当然,并不是说考核制度一定能杜绝抱团取暖,它只是在第一关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旦进入官府。

  同窗、同年、同乡等身份依旧可以作为他们联络的纽带。

  彻底杜绝抱团取暖不现实,王爷想做的是斩断你们的提携之恩,没有提携之恩,相互之间的信任度就不会那么高了。

  自古以来,“天地君亲师”被尊为至高的地位。

  “师”的含义并不仅限于教授知识的老师,提携之恩亦被视为师,师放在天地君亲一列,足以说明提携之恩有多重。

  杨斐就很了解这一点。

  在原时空中,科举制成熟后,通过科举的学子认主考官为师,便是想要攀附上这一层关系,好日后能够得到主考官的提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