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花县特色产业(第3页)

  之前杨斐提过,除了岭南民生集团这个王企,各地也要根据地方特色成立郡企,大力发展本地特色产业。

  结果刘原就根据这一政策,成立了县企,并且还在短短几个月内,获利三十万贯,更是让当地百姓跟着官府赚到了钱财。

  “花县做得很好,来往的商人都不差钱,加上咱们岭南商业改革,提高商人的地位,商人在岭南游玩,显然要比在其他地方游玩更加舒心。”

  “花县能够依靠地方特色,规模化种植花草,打造旅游景点,这步棋走的很妙。”

  杨斐赞赏的做出点评。

  如果岭南官员都能学习刘原,都不用杨斐操心,岭南自己就能改变困境。

  可惜刘原只有一个。

  薛明笑着补充道:“刘原前几日便送来折子,希望在花县境内建设更多的水泥道路,以进一步方便商人们的出行游玩。”

  花县就在南海城上方,修建水泥官道便已经将花县与南海城连接,这也是花县能有商人前去旅游的原因。

  不用绕路,顺路就能旅个游。

  现在刘原计划铺设更多的水泥路,让游客在花县内能更方便地四处游览,从而带动更多的消费和利润。

  杨斐又岂能不同意。

  “好事,花县想要铺设水泥路,方便游客游玩,郡守府必须给予支持。”杨斐轻敲桌面,优雅地打了个响指,继续说道:“这样,花县民生集团不是挂靠在岭南民生集团旗下吗?”

  “谁获利谁出钱。”

  “花县民生集团获利,既然花县民生集团从中受益,理应从上面的岭南民生集团这里拿钱修路,岭南民生集团出一半资金,花县民生集团再出一半资金。”

  “给我修,多修,狠狠的修,顺便也让其他得县城好好看,好好学。”

  “不是咱们郡守府不支持他们,而是他们有没有好的法子让咱们郡守府去支持,似花县这种榜样,咱们就会大力扶持。”

  “此外,本王特颁赐令,授予花县南海郡模范县城称号,希望花县再接再厉,为岭南民生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