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第124章 高考在即(第3页)

 李虎妹妹李月儿放下饭碗道,“震哥,让他描述我来画吧,一会儿就能画出来。”

 这个办法好,就像是刑事模拟画像一样,不对的地方随时修改,肯定能还原那个东西。

 李月儿听着了尘描述,不一会儿用铅笔在纸上画了一张素描出来。

 这是个略呈现球状的圆柱体,一头是平面,可以平放在地上,另外一头是个绽开的莲花瓣。

 根据了尘所说上面还标识了大概的尺寸。

 张震点了点头,“你们观里肯定还有人吧?”

 了尘道,“还有几个老道士,都饿的走不动道了,老板你打算叫他们来吃饭?”

 张震拍了拍了尘肩膀,“你放心,饿不死他们。”

 他拿着画像递给熊战,“明儿我联系个能发传真照片的地方,你跑一趟把这东西发到京城去,还有把这个石球给我放回去,狮子嘴弄点白水泥补好。”

 熊战接过石球和画点头答应下来。

 张震又让张媛给大头打传呼,让他明天和王老头一起回来干活。

 这次拉回来五吨银圆,按照每一枚都是二十六点八克算,就是十八万多枚。

 这么多银圆分类,可不是轻快活。

 说罢回了房间,他先给槐婷婷去了个电话报平安,由于她在家里,二人没敢说过分的甜言蜜语,只是非常正经地聊起正事。

 张震让她找个能接收传真的电话,明天将电话号码发过来,他要把那张画传真过去。

 然后让老道士回一趟道观,请那些留守的道士帮忙寻找画上的东西。

 传真技术从建国前就有了,当时使用最多的是各大报社传真照片和稿件。

 现在虽说传真很少,但是在大单位还是能找到的。

 槐婷婷道,“咱学校就有啊,我明天问问老师号码就行了,你真的确定那东西就是钥匙?”

 张震道,“只能说有希望,这种事谁也不敢确定,不过我觉得差不多了,你让老道去的时候多带些粮食,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槐婷婷满口答应下了今天姜绍业又兑换出一百万美刀,估计明天还有更多。

 张震讪笑道,“外汇市场这么大吗,前后我也砸进去小一千万美刀了,还没饱和?”

 槐婷婷道,“你别忘了每年挤着出国的人多少,还有一些需要进口的特殊东西,都需要美刀。

 当然私人之间的市场确实小了,可汇率也高啊,你再投一千万都饱和不了,信不信?”

 张震深以为然,决定这次从外面搞到美刀,继续兑换。

 他又嘱咐槐婷婷多留意螺丝国那边的事,需要转运的物资尽快发货。

 二人又聊了些小事,这才恋恋不舍地挂了电话。

 张震又给青石镇去了电话,问狗剩那边准备得如何了。

 狗剩告诉他万事俱备,只等他回来。

 张震算了一下,最多在泺南待一天,后天就能回老家,让狗剩耐心等着就好。

 另外又问了弟、妹的学习情况。

 今年的中考是六月二十五到二十七,三天,高考是七月七、八、九,这三天。

 当时由于酷暑闷热被誉为黑色七月,是不少高考学子的噩梦。

 后来也因为七月过于炎热,才改成了六月。

 狗剩道,“现在二强和麻杆他们几个,都在悬梁刺股拼命学,争取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二丫和雪梅姐她们这些学习好的反倒很轻松,还经常出门逛街呢,估计她们是胜券在握了。”

 张震亲身经历过心里有数,一旦真正把书本吃透,临考试之前轻松轻松,缓解一下压力,要比拼命啃书本强。

 倒是张强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出好成绩的可能性更小。

 反正张震已经不指望张强能考上高中了,随他去吧。

 至于另外几个挂名弟子,兴许有希望上高中。

 张震许下他们,只要是村里的孩子,上高中、大学,所有费用他来出。

 孩子们只管好好学习就行,一切后顾之忧都没有。

 天下人太多不可能都帮的过来,但是身边眼前的这些还是要尽一份力的。

 这算是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点贡献,多培养些人才,让数量引起质变。

 张震说道,“那我就不回家耽误他们学习了,你让狗哥在狗场给我弄个地方办公、住宿,最好是装个电话。”

 狗剩连忙答应下来。

 这边刚刚挂了电话,房门就被敲响了。

 刘倩像以往一样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进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