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阔别故土(第3页)

 墓里的瓷片子怕不下几万片,如果自己收拾起来还不得十天半月的。

 让他们干,最多花几百块,既省时,又能让大家多赚点外快,何乐不为。

 虽说碎瓷片修复的可能性很小,可这些各时代的都有,可以作为教学用标本。

 观摩瓷片标本是用来培养新手最快捷的路子。

 新手可以从瓷片上学到,工艺、风格、用料、老旧程度等知识,比只看图片的那种纸上谈兵更直观印象更深刻。

 当然那些比较珍贵的宋瓷,和比较大片的,有希望修复的还是得尽力修复。

 前半夜王小虎值班,张震找个干净帐篷,睡了一觉,等半夜起来接班的时候,那些乡亲已经把活干完了。

 王小虎正在给他们打白条,等到回村就结账。

 张震看着三四十个装满碎瓷片的麻袋,一阵头疼,这么多玩意怎么往外弄啊靠!

 最后只好再加钱,让大家帮忙送回村子,一麻袋给两块钱。

 回到村里已是第二天上午。

 李虎和熊战开着越野吉普在村委会久候多时了。

 昨天他们把柳教授送到省城中医院,安排好住院治疗,二人轮流开车又连夜赶回了镇上,一早进了山接张震回去。

 他们带来一个消息,柳教授的脚至少还需要一周时间才能痊愈。

 张震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把琐事都处理了,期间还得回稽查队一趟,把一些事办了,做个了结。

 他让王小虎雇拖拉机,负责把瓷片子都送到青石镇,然后再用大货车送回泺南。

 另外嘱咐蛆儿一定管好了钱。

 又回老院子看了一眼,拍了几张照片留念。

 将来怕是再也见不到这座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老房子了,他站在刚刚冒芽的石榴树下一阵唏嘘。

 大多数村民们都在归置东西,青壮们整装待发明天就要去元宝窝做前期准备。

 那些老人们却在纠结带走什么放弃什么,有些会过日子的恨不得连地皮都揭了。

 村长忙着给上面写报告,虽说知道指不定哪会儿才给批,可招呼不能不打。

 反正到时候泥石流来了,你不批准人也得跑路,总不能纱布一样站在那里等死。

 张震看了看人还算齐全,让副村长招呼大家都到村口石壁下面集合。

 他拿出相机给全村和村子留了个影。

 虽说镜头拉得老远,人脑袋都看不清,但总算是一个纪念。

 在一阵颠簸中,张震离开了村子。

 坐在舒适的越野车里,他回头看了好几次。

 直到峰回路转再也看不到村口和那光秃秃的石壁,他才坐正了身子。

 此刻不由得眼角有些湿润。

 这次离开,不知道下次再来时,此处会变成何种模样。

 人总是这样,哪怕家乡偏僻,荒凉,又落后,不管离开它多久,多遥远,甚至记忆中早已没了它的样貌,但每当在梦回、醉酒、失落之时,它总会顽固的浮现在脑海中,也许这就是乡愁吧。

 就像是洄游的鱼类,即使远隔万里,总要拼尽全力再返回去产卵一样;人也是如此,就算身处天涯海角世界尽头,在某些时刻也会不顾一切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只因为那里是故乡。

 傍晚时分,张震回到了青石镇。

 现在院子里的石头都搬走了,那些花园里挖出来的东西和收藏的古董也都跟着货车去了泺南。

 人也走了大半,石蛋、陆师傅两口子,熊战姐姐和外甥,还有张媛、小轱辘和两条小狗都跟车走了。

 林诗瑶和冯宝美两位客人自然也跟着去了泺南。

 这边只剩下了狗剩、二强、二丫,洛雪梅母女,还有那些村里来上学的孩子。

 往日的热闹不复存在,整个院子显得空荡荡冷清清的。

 张震看房子空出来不少,让狗剩把那些招来的职工都安排过来住宿,这样还显得人气足一些。

 另外再去养狗场要两条大点的狗,来看家护院震慑宵小。

 一切交代好后,张震回到自己房间,去收拾那些自己珍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