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想建沙头角特区(第2页)

 

可是在1962年的当前,林三七入目所极,却是另外一副景象。

 

沙头角公社这边冷冷清清,路过村庄连一个人影都没有看到,而香江那边的街道却是人来人往,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薛县长有些不好意思介绍道:

 

“刘领导,林院长,你们看这边,这边就是我们宝安的沙头角公社,原来有一千多户,五千多人口。可是,咳咳,现在沙头角这边一个人都没了。

 

全公社男女老少都跑过中英街,逃到香江那边去了。关键是逃一批,我们迁另一批村民过来,结果用不了多久又逃完了。所以现在我们就圈起来,不再让老百姓进入沙头角公社。”

 

林三七打趣道:

 

“别的地方逃港还要游海过去,沙头角这边就方便多了,跨过街中央的界牌就到香江了,换了我也跑。”

 

说到这里,林三七突然眼睛一亮,急着追问道:

 

“薛县长,你说沙头角公社现在已经不外迁老百姓了,全公社都封闭管理了”

薛县长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以为是林院长对这种做法有意见,于是赶紧解释道:

 

“林院长,我们是真没办法啊,你看中英街这边根本管不住,除非我们在这里建一堵高墙。迁一批人过来就逃一批人过来,这几年已经累积逃了一万多人,相当于两个沙头角公社总人口。

 

所以我们县里就委插部队帮我们封锁沙头角,另外我们的宝安县自己的民兵也在随时巡逻,绝对不允许一个人潜入沙头角。”

 

林三七继续问道:“沙头角公社大约有多少面积,现在还有多少人居住着”

 

薛县长回道:“大约是6平方公里,当地居民目前没有一个人。所以林院长您看到的这些房子都是无主之屋,那边的田地也是无主之地。”

 

林三七的眼光闪亮闪亮。

 

沙头角的地理位置,完全就是他心目中理想的药物工业园区。

 

第一个是沙头街6平方公里没有一个人,这样林三七如果要办厂就没有了拆迁困难,想拆哪个村就哪个村,想征哪块地就哪块地。

 

第二个是有驻军封锁沙头角,这样将来工业区新建起来,完全可以继续特区中的特区政策,继续封闭,几年后有个风吹草动,有两层“封锁线”,那些小年轻也冲不到沙头角。

 

如果林三七想将宝安县1900公里的土地都变成特区,这事影响可就大了,只有“国策”才会允许,估计保守的中央领导未必同意。

 

但如果仅仅是6平方公里搞搞试点,相信这个阻力就小多了。

 

第三个优点,沙头角跟香江的沙头角连接在一起,到时陆路运输也方便,极大减少物流成本。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