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建药厂是资本家(第2页)

 

薛县长有些惊讶:

 

“林院长,您对宝安县的了解比我这个县长更深啊,连罗芳村都知道。”

 

林三七心想,自己这可都是在另一个时代电脑查资料才知道的,当然是万事通了。

 

“现在咱们宝安县的罗芳村,人均年收入是104元,一个月不到10元,就这数据我都是持怀疑态度的。毕竟我所知道的农民到过年时分红,能拿个10块钱就算高收入了。

 

而新界罗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换算一下,却达到了500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宝安一个农民劳动日的收入是几分钱,而香港农民劳动一日收入十多元。

 

所以说来说去,都是钱给闹的,老百姓又不傻,哪边有吃有喝,还能拿高工资,当然往哪边跑了。

 

虽然在我看来香江普通市民的工资是极低的,可是比起内地来却是极高的,老百姓会用脚投票,他们才不管这个主义那个主义,吃饭才是硬主义。”

 

这实话实说,让现场的领导们一个个眼睛看天,不敢接话。

林三七却不怕,做为一个现代大学生,天不怕地不怕是他们的特点,缺乏所谓的“头脑”,说话也不会考虑太多。

 

“所以要解决几位领导担心的逃港难题,其实也好解决,那就是我们的药厂也实行跟香江一样的薪资酬劳,香江普通工人一个月200元、300元的工资,我们也给这么多。香江的工程师、药剂师的收更高些,可以达到1000港币以上,那我们也照样给国内的知识分子这个钱,而且全部给港币外汇,给他们个人。

 

另外,未来药厂的后勤保障也可以形成一个产业,比如工人们要吃饭吧,就得种地,看看宝安县多少地空着,我们给种起来。

 

除了吃饭,工人还得吃菜,吃肉吧那好,菜也在周围种起来,我们可以自己养猪,供应药厂。这样是不是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后勤产业链可以养活多少农民

 

另外工人和工程师们有钱了,他们就想钱,那钱在哪里呢我们是不是可以在中英街这边,模仿香江模式,也开起我们自己的服装店、首饰店、饭店等等。

 

到时不说别的,就说这个沙头角就形成了自己的圈子,里面的工人有钱有粮有吃的,那他们是想在国内享受这高人一等待遇,还是想跑到香江去当二等公民”

 

薛县长听得脸都白了:

 

“林院长,这,这怎么可以你这不就跟资本主义一样了嘛,不符合我们的国情,这是要犯严重错误的。”

 

刘领导也在挠头了,心想这林三七的胆子可真他娘的大啊。

 

如果完全按林三七的设想来建药厂,这相当于就是一个国中之国了,而且实行的就是香江,或者发达国家的那一套。

 

偏偏那一套“游戏规则”,是国内坚决不允许的。

 

其实林三七提出来的一套药厂运营方案,就是“迷你版”的经济特区概念,当然他这提出早了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