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三人两个职位,怎么可能不争?(第2页)

 

“朝廷不过是有人见刘将军掌兵多年,想夺他的兵权罢了。”

 

陈庆之呵呵一笑,“王将军不觉得此话可笑吗?

 

刘将军如今就在长安,若真被夺权,三位只怕要面对的是被革职或者平调吧?

 

你们谁见过夺主将军权,不仅不收其兵权,反而擢升其部属为主将的?”

 

王林被问得哑口无言。

 

的确,镇国公兵权被削是最好的例子。

 

夺兵权伴随的就是其亲信被降职的降职,平调的平调。

 

如此说来,他们被拔擢的话对刘怀忠在朝中立足是有好处的.

 

偏他不同意陛下重用三人……

 

孰奸孰忠,似乎一目了然。

 

何景辉、陈元甲此时已经确定王林就是陈庆之的“托”了。

 

这等浅显的道理谁不明白?

 

结果还在这演!

而王林眼看二人目中的防备与疏远,大致猜出原因。

 

他明白,眼下只怕越描越黑。

 

无奈之下他只得咬牙道:“陈大人,密信中的内容我三人眼下已经知道,可否让我二人看看密旨了?”

 

何景辉、陈元甲目中露出警惕,几乎生出同样想法:这厮装不下去了!

 

果然,陈庆之点头道:“好!”

 

他摊开密旨,“奉天承运皇帝,敕曰:陇右甘泉郡有自立之心,危及大乾数百年基业……当此国家飘摇危难之际,朕亟需独当一面的良将擎天保驾……

 

先帝在世时,曾面告朕……三位将军俱可为辅国之将。

 

然朕思虑三位将军出身刘将军治下,既要兼顾江山社稷,又要兼顾人情,实难抉择。

 

愿效仿大乾先王时贤人自荐之制……”

 

陈庆之念完密旨后,三人神情各异。

 

王林先是松了一口气,他的清白得到证明了!

 

但下一刻他眉头一皱。

 

果不其然,听到“自荐”之后,陈元甲、何景辉目光瞬间变得炽热。

 

“自荐……也就是说没定下王林!”

 

“我还有机会!”

 

何景辉瓮声道:“陈大人,何某乃乾南吕州生人,早年参军就是在乾南锐健营,跟楚国蛮子打过交道。

 

丰祥三年那场河东大战之前,我亦曾跟随英国公和楚军有过交手,确保他们不会影响河东之战。”

 

“后来先帝召见,也曾询问过何某边防之事,一应对答兵部该有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