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番外篇之三军对战双士将(第2页)
7.马二退三(车马配合攻击黑将,由于马点杀,所以没能在纵深拦住黑将,迫使黑将逃离顶线,退到二线,车将军时候能够调动士防护,增加了变数。) 将6退1 (攻击一方是缩小黑将活动范围,防守一方是增加黑将活动范围。) 8.车五平四 (双士虽然有时候起到负作用,但正作用是存在的,加大红方攻击难度是必然的。要想在双士存在的情况下凭借车马拿下黑将一般不可能(卧槽将可以),所以借助将军调离双士联系,消灭黑士再将军是一般步骤) 士5进6 (黑将不能移,肉盾士防御阻挡)
(49.4)
9.马三进五(此时没有走进车吃士,因为吃士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将军的脚步,如果吃士反而使将军步数增加而不是减少,那么这个士就不能吃。用车吃士,车变成低位,离着黑将近了,不利于将军,反而增加将军难度。随时注意车与黑将的距离,避免形成车当兵使的局面。这里选择跳马驱离黑将看看能否走出车吃士将军或者马吃士将军的棋) 将6平5(黑将的步移,一般马都可以连续将军,注意不能连续将军的情形,将马位置。) 10.马五进七(调整马位连续将军) 将5平6(红炮控制底线,右移会被红车攻击无遮挡,只好左移回到原来位置)
(49.5)
11.马七进六(进到某一位置同时吃掉这一位置子力,同时控制区域的改变形成区域内对敌子的攻击,这里是吃士叫将。 吃士成为顺便的活,黑方还得应付将军。 )将6平5 (与图(49.5)相比,黑方少掉一士,黑将位置相同;红方马运动到底线马炮配合控制底线。) 12.车四平五 (由于吃掉底士,红马的移动不利于红炮控制底线,另一个马配合炮再回到这里,需要其他子力控制这一肋道,红马才能调回来助炮攻击,所以尝试用车占领此肋。)将5平4 13.车五平六 (追逐黑将将军来到肋道) 将4平5 (活动点的减少被迫回到中路)
(49.6)
14.马六退七(此时红车调到这边肋上,再退马将军与两步前退马将军大不同) 将5平6
(黑将如果后退,在受到攻击只能左右移动,这样如果碰到车就会被远距离击杀,被迫平移,再受到车攻击可以挡士,然后上下移动比后退道路长些)
15.车六进四(此时马还能配合炮控制底线,此时进车将军想着驱逐黑将离开二线。如果跳马中路将军失去对炮的配合) 士6退5 (士相作用就是阻挡对方将军)
(49.7)
16.车六平五 (消灭援兵,破除障碍,接着将军) 将6进1(二线失去生存,到达顶线)
17.炮八退二(马本身就是炮架,在顶线的驻扎利于一步平炮将军,红胜)
弈修笔记:这是一局车马炮进攻时候,攻击子力本身几乎没有受到干扰攻击的情形下,车马炮对抗双士将的局面。马在肋炮在卒林,一车远在后方相位线,将在外双士连的情形下,这里红方没有在不消灭双士的情形下取得胜利。后方的受攻模式决定红方只有一步时间,并且不能通过将军闪击抽子化解被将军局面。这样红方只有通过不断连续将军来攻击对方,如果不能连续攻击对方则进攻失败,红帅被击。红方想着如果不破士就能将死对方最好,如果不能那么只好在将军过程中消灭黑士,不然红方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