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发展史当头炮攻击目标的改变从炮取中卒到进兵诱卒取中象(第2页)

 ====棋局开始

 图(834.1)

 7.马二进三 (敌攻我守中路不能丢失)

 车1进2 ()一步当头炮取得先手避免对方直接进炮三线横向攻马,此时进车控制三线防止红炮进五。

 8.马八进九 (不论从防守程度还是阵型结构臃肿程度上考虑,红方都没有马往里进而是一马戍边)

 车1平4 (好处车到肋道属于中三路,子力来到大的中路。缺陷底马不好处置)

 9.仕六进五 ()炮遇车直面炮受攻

 卒1进1 (低马这是计划走边线出击)

 10.炮八进六 ()破坏对方计划,造成压制对方在底线的阵型

 卒5进1()捉炮驱赶不能达到驱逐目的,直接放弃局部反击解决黑马。看到对方进炮造成中路防守的变化,直接进黑卒,大有诱红兵来战的意图。

 11.车九平八 ()出车

 卒5进1 ()直接进卒形式上是弃卒,目的是诱红兵离开防守,目的还是减少中路子力数量。

 图2

 12.兵五进一 ()无根直进诱敌出击,设计为炮扫清障碍。红方车还是低车的情况下难以参与中路防守,此时进兵略显时机早些

 马7进5 ()没有顺炮的遏制盘头马中路突进

 13.车八进五 (金桔驱赶看似主动,但是有时候适合的是最好的。此时如果单纯防守退炮兑炮是否略显被动?与出车比较优劣如何,有思考的可以留下只言片语)

 马5进6 ()进车没有阻挡黑马的前进步伐

 14.车八平四

 马6进5 ()捉又如何,当初可能判断黑马兑马。黑方直接取中相!给红炮发出到横三线的机会,以便左右横扫。

 15.车四退三

 马5退6 (车捉黑马进取后又安全撤退,吃马红方更被动)

 16.炮八退六 ()前线的红炮被迫调回参加防守,失去中相很被动。事后诸葛的讲如果知道早晚要调回红炮那么前面就调回,显然早调回更好。兵力分散,攻不成守不救,兵家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