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中性棋概念的提出

象棋弈修大象无形1009第二部分平淡之中更见功底

 上节回顾,提到中性棋的概念,其实象棋史上造就发现中性棋的存在,闲棋的定义就是证明。但是以前由于先手后手的划分,没有朝这方面想。中性棋不但包括闲棋,还包括非闲棋,例如开局阶段的子力往前运送,调兵遣将。不产生干扰的棋是中性棋,有了中性概念后对先后手棋的定义就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描述,例如可以把先手棋看成对对方产生干扰的棋。后手棋是被对方干扰的棋,不得不做出应对。

 既然对于每一步棋的性质除了先后手的区分外还有中性的类别,那么显然只用先手后手不足以完全描述出象棋的全部,包括变化和进展。虽然先手对集合形成优势,后手的累计形成劣势。但是势的形成双所有步数的累计,包括中性的每一步棋,所以先手对累加后手的累加还不能完全把势表示出来,因为缺少了中性棋的描述。

 闲棋本身属于中性棋,但以前没有提出中性概念即中性棋,但它确实是中性棋。由于中性棋的闲棋多处于后半局,而且闲棋出现的累计步数较少,所以先不考虑这个。中性棋中的前进和后退等调遣运子的棋多出在开局阶段,因此,在先手后手不能完全组成势的开局,还需要另一角度来认识象棋——阵型

 阵型包括子力,要地和关系三种。前面讲阵型时候主要说了子力和要地,关系这一方面较少提及。

 要地例如河沿例如横车过肋之象眼等,子力车马炮兵象士等,阵型就是子力占据要地,当然还有子力位置关系。

 例如要地A,B,C三点都占领了,子力车马炮也都在,但是一个是A点是马,B点是炮,C点是车(阵型1);一个是A点是炮,B点是马,C点是车(阵型2),那么这就是两种阵型。虽然都是相同的子力相同的要地,所以阵型还包括子力间位置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