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修象棋第1011章敢问路在何方(第2页)

 在军事战争中,曾国藩带领湘军对抗太平天国时展现出了以拙克巧的策略。他不追求奇谋妙计,而是采取“结硬寨,打呆仗”的方法。这种看似笨拙的战术,实则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不急于求成,而是凭借战略上的主动进攻战术上的防守得到地利取得胜利。结硬寨则减少己方进攻露出的破绽,而战略的进攻则把握战场主动,这样形成以拙克巧,那么

 象棋的发展也会这样吗?难道战争的最终形势就是这种战略的进攻战术上的防守吗?

 二战那位小胡子画家坦克群闪电战,不也是战略上的价格,战役上的防守吗?坦克本身就是硬寨,防守力量加入自身,直接推进。难道这种防守式的进攻真的是无敌天下吗?

 回到象棋中,不论是当头炮还是屏风马,都是开篇点题,开局之始就明确己方的态度和方针,讲究一个明确性,那么后期开局伊始,不明确表达自己的意图,带有不确定性的走法或许成为一种尝试。从这个角度看以后向仙人指路等类似的开局或许会多一些。

 象棋先有顺炮横车过肋重点进攻,再有两翼均衡发展,均匀出动子力。那么到底是集中兵力好还是均衡发展好呢?均衡发展虽然暴露的缺陷少了,但是进攻也没有重兵集结时候的猛烈了。到底哪种更适合棋路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