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听劝,熬夜上班(第2页)

 “小铠子,再派人追回那位侍卫。

 朕思虑不周,就让卫爱卿放开手去干吧。”

 我挥了挥手让小铠子出去,继续批阅奏疏。

 看了大将军的奏疏,军事演习让北辽那边瑟瑟发抖。

 惶惶不可终日,国内一片动乱。

 北方老百姓渴望投入我大宋怀抱。

 但他只能依照计划而行,毕竟虚张声势要是过了。

 两线作战后方补给跟不上极有可能会被北辽借机转移国内矛盾,甚至反扑大宋。

 毕竟自太宗皇帝于高粱河一役失利之后,之后真宗皇帝又与北辽签下了檀渊之盟。

 自此,大宋与北辽之间长期维持着停战状态。

 然而,大宋缺乏一支强大且成规模的骑兵队伍,尚不具备一举扫平北辽的实力。

 大将军在其呈递的奏折里明确指出,尽管如今大宋军力强盛、兵马充足,但对于骑兵的训练仍应被视为头等大事。

 我阅罢当即批示:“妙!妙啊,恰到好处。”

 接着补充道,务必持续向北辽施压,倘若他们胆敢越界侵犯,我军便可养精蓄锐,趁其不备给予迎头痛击。

 这三份机密情报多少令我的心境稍稍平复下来。

 “熊爱卿!”我轻声呼唤。

 没过多久,熊大便迈步走进殿内。我压低声音向他打听道:“龙啸派往吐蕃的使者可曾归来?

 可有带回什么消息?”

 熊大如实禀报说,派出之人尚在返程途中,目前尚无任何音信传回。

 我眉头微皱,沉声道:“无论如何,定要将小海子寻回。

 若是吐蕃那些家伙竟敢对朕的使臣这般不敬,朕必将调遣大军,挥师西进,直捣吐蕃。”

 言罢,心中暗自思忖,此事绝不可掉以轻心。

 我把批复完的密报放回小匣子,再交给熊大去派人秘密送回。

 望着眼前那堆积如山、数不胜数的普通奏疏,我的眉头不禁紧紧皱起。

 心中暗自思忖:难道说,陈爱卿和闻爱卿等这些位高权重、身负重任的国家重臣们竟然如此懈怠懒惰吗?

 莫非真要事事都由我这个当皇帝的亲自处理不成?

 带着些许不满与无奈,我开始逐一审阅这些奏疏,并以一种颇为洒脱的姿态在上面书写下“已阅”或是“准奏”二字。

 然而,就在我继续翻阅之时,突然间,一份来自西南地区的奏报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

 原来,该地区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暴乱!

 由于新政策未能得到有效实施,导致当地民众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而地方官员虽多次派兵围剿土匪,但却屡屡无功而返,无奈之下只得向朝廷上书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