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白蛇一蝉知夏

第103章 白家学堂,一鸣惊人!(第2页)




    张管事见此,连忙拉着洛子君的袖子,走到了门口,躬身笑道:“董老,这位是我们肃国府李护卫的小舅子,也是一名秀才,听说学堂正在招纳教书先生,特来试试。”



    洛子君拱手行礼:“晚辈洛子君,见过董老先生。”



    董文培打量了他几眼,问道:“公子是哪一年考上的秀才?在哪里读的书?”



    洛子君恭敬道:“晚辈今年刚考上秀才,现在正在外城西湖书院读书。”



    “今年刚考上的?”



    董文培闻言,眉头微微皱了一下,道:“西湖书院倒是个不错的地方,不过你今年刚考上秀才,时间实在是有些短了些。咱们这里虽然不是书院,但需要的教书先生,也需要有真实本领和一些教书经验的。你一无经验,二无才名……”



    他一边说着,一边摇了摇头,准备拒绝。



    洛子君拱手道:“老先生可否让在下先试试?”



    董文培愣了一下,还未说话,后排一名少女便开口道:“董老,让他试试吧。”



    洛子君抬头看去,那后排坐着一群年轻男女,其中一名紫裙少女,正是说话之人。



    不过他没敢多看,看了一眼,便低下了头。



    董文培这才点头,道:“好吧,你进来试一下。这里有一本成语书,你需要给大家讲解一个成语,让大家都能记住。还有一本诗集,你自行挑选一首,给大家讲解,若是能以此诗题,自己也做一首,自然最好,不作也可。最后,你需要说一段话,或者写一篇文章,来鼓励和劝诫大家好好读书,不可说前人或者书上说过的。”



    洛子君拱手道:“晚辈明白。”



    董文培又看了他一眼,让出了讲台。



    洛子君走上讲台,先是抬起头,扫了下面一眼,这才低头看向了桌上的成语书。



    这时,下面前排,有一名小姑娘满脸兴奋地低声道:“这个先生好年轻,好英俊啊,就要他吧?”



    旁边一名小男孩生气地道:“玉宁,先生不能要年轻的,还是要老点的好,老点的才有真才实学。”



    那小姑娘撅起小嘴道:“我就不,我就要年轻的!”



    另一名小女孩道:“可不是你想要谁,就能要谁的,青桐姐姐说了才算数。”



    这时,洛子君已经选好了成语。



    他拿起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今日要教的成语:水滴石穿。



    “大家认识这个成语吗?”



    洛子君写完,转过身问道。



    台下小贵人们,有人认识,有人不认识,不过都没有说话。



    后排的年轻男子,自然也没人说话。



    窗外的丫鬟仆人们,也都安安静静。



    角落里,那名中年秀才和年轻秀才,脸上都露出了一抹冷笑,准备看他的笑话。



    洛子君接着道:“这个成语比较难,我是在十二岁以后才认识的。想来,你们也都不认识,所以今日,我准备教你们这个成语。”



    此话一出,前面一名小女孩立刻举手道:“我认识!我六岁都认识了!那不是水滴石穿嘛!”



    接着,又一名小女孩站起来道:“我也认识,我四岁都认识了!”



    然后,又一名小男孩大声道:“我三岁就认识了,水滴石穿,谁不认识啊,嘁!”



    随即嘲笑道:“先生,你好笨啊,竟然十二岁才认识。”



    其他学生也都哄笑起来。



    洛子君又看了其他人一眼,道:“看来,就只有刚刚说话的几个小聪明认识了,其他人既然都不认识,那就听我来好好讲一讲。”



    此话一出,刚刚没有说话的小家伙们,立刻纷纷站起道:“我认识,我也认识!”



    “我只是懒得说话啊,水滴石穿,我当然认识!”



    “先生,这个太简单了,我怎么可能不认识!”



    其他不认识的小贵们,眼看大家都认识,也连忙站起来表示自己也认识。



    “哼,水滴石穿,我们早就认识了!”



    如此,刚刚还死气沉沉的学堂,立刻变得活跃起来。



    十几个小贵人们,都争先恐后地站起来说话。



    后排那群年轻男女,相视一眼,脸上皆露出了一丝笑意。



    这小子,竟然用激将法。



    洛子君接着道:“哎呀,大家都认识吗?大家看起来这么小,竟然都认识这个成语?看来,是我小看各位了。既然大家都认识,那大家可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



    立刻有人站起来回答。



    “当然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只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之以恒,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



    洛子君看着站起的小姑娘,笑着问道:“可否用一则故事来说明?”



    小姑娘闻言愣一下,道:“先生就教我们了意思,让我们背诵记住,没说故事。”



    洛子君点了点头,道:“那我们今日,就来说说它的故事。”



    他又看向那名粉雕玉琢的小姑娘,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姑娘有些羞涩,看了看他俊美的脸庞和漆黑明亮的眸子,道:“我叫白玉宁。”



    洛子君微笑道:“白玉宁,那现在,先生就先借用一下你的名字。我叫洛子君,你叫白玉宁。”



    “借用名字?”



    此话一出,其他小贵人们,都满脸疑惑,被勾起了兴趣。



    后排的那些年轻男女,窗外的丫鬟仆人们,也都心头好奇。



    洛子君直接讲起了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嫉恶如仇长得很漂亮的女县官,她的名字叫作白玉宁……”



    “噗……”



    白玉宁突然就笑了起来,连忙掩着小嘴,红着小脸嘀咕道:“女孩子怎么能做县官?”



    其他人也都笑了起来,觉得很好玩。



    洛子君接着讲:“有一天,她抓到了一个偷取仓库铜钱的人,那人是仓库管理员,长得又高又大又英俊,他叫洛子君……”



    “噗——”



    “哈哈哈哈……”



    “先生脸皮好厚啊!哈哈哈哈……”



    下面的小贵人们,顿时都忍不住哄笑起来。



    窗外的丫鬟仆人们,也都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就连角落里站着的董文培,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这时,在另一个窗口处,一名穿着粉裙,手里拿着一束鲜花的娇俏少女,也睁着大眼睛,偷偷看向学堂里面,同时,竖起了两只小耳朵。



    洛子君继续道:“白玉宁小县官非常生气,让人把他抓到公堂审讯。洛子君却不以为意,说【不就是一枚铜钱吗?值得您动怒吗?】,玉宁大人非常生气,写下一行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那洛子君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又英俊,但其实没读过书,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玉宁小大人便亲自解释。”



    “你一天偷一枚铜钱,一千日就是一千枚。若天天用绳子锯木头,即便绳子软,木头硬,只要时间长了,木头也会断。水珠天天滴在石头上,滴的时间久了,石头也会被滴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