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柳台江柳台

第141章 北上恒州

众人一路向北,穿越洛水,并没有在关氏控制的区域过多停留。

 这一路上,江柳看到了沃野万里,也看到了民生凋敝。在田野上,经常有大片大片撂荒的土地,稍稍询问就知道,很多农夫不堪忍受苛捐杂税,大量逃亡。

 “苛政猛于虎,”江柳深切地感受到这句话的威力,老百姓宁可变成流民,流离失所,也不愿意待在祖辈耕种的土地上,何其悲哀!

 洛水在中州境内的范围极其宽阔,水流相对伊水也更加缓慢。江柳又看到了千帆争渡的场面。

 众人渡过洛水向北而行,这一天,远远望见一望无际的高山横亘在面前,如果不是面向北方,江柳还以为来到了南岭。这就是郎山。

 在向郎山的进发的过程中,地势逐渐增高。众人来到了一处山谷,这是恒州与中州沟通的狭窄通道之一 —— 朔元道。因为地处三条通道的中间,也称为中道。

 这里没有类似居合谷内的瘴气,但是道路更加狭窄,而且在从中州向恒州进发的过程中,地势逐渐增高,对于运输货物的车辆来说,更加难行。

 江柳一行人倒不受地势的困扰,他们很快穿越中道,来到了恒州。

 郎山以南的人,尤其是中州人士,喜欢把郎山以北的三州称为北地。因为这里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与狼山以南大相径庭。

 江柳越过郎山,踏入恒州的土地,他的感觉也是如此。恒州老百姓的性格故更加粗犷,说话声音也都是大嗓门,江柳甚至看到好几个女子在街上大声喊叫自己的丈夫。各种场景在郎山以南几乎是看不到的。

 这里的地势已经很高,一眼望过去,一片平原。这种平原与中州不一样,到处是荒凉的土地,并不能耕种。

 江柳来到荒野中,蹲下身来仔细观察,才知道为什么大片大片的地方没有种植庄稼。地面上的土地太贫瘠,颗粒太细,甚至有些沙化,恒州这边似乎比较缺乏水源,这样的土地没法种植庄稼。

 江柳奇怪,既然恒州的地势如此之高,弱水是如何流入恒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