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初见荀彧荀攸叔侄(第2页)

 “这二位先生,是德然引荐来的。这位是郭嘉郭奉孝,这位是戏忠,戏志才。”刘备话音未落,他紧接着开口,刘备的目光看向曹操身后的荀氏叔侄,“不知这二位是?”

 “这二位皆是颍川本地人,荀氏有名的青年俊杰。”

 “荀彧,荀文若。”

 “荀攸,荀公达。”

 曹操与刘备对坐,荀彧、荀攸二人,虽然和戏志才、郭嘉二人相识,此刻也互相拱手一礼。

 刘彦轻叹一口气。

 这两个人才,最终还是落到了曹操的手里。荀彧原本191年跟随曹操,荀攸196年被曹操征召,早了七八年的时间,显然会徒生不少变数。

 刘彦最感到遗憾的,实际上是荀彧。

 荀彧号称一生为汉臣,最后因为董昭等人劝曹操进位魏公,加九锡,日夜忧虑得病而亡。

 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

 这是荀彧劝阻曹操的原话。

 荀彧这个人,是十分矛盾的。他最后因曹操进位魏公而死,但是最开始,曹操迎天子到许都,却是荀彧出的主意。

 昔晋文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

 从前晋文公重耳迎周襄王返回而诸侯服从,汉高祖刘邦东征项羽,为义帝披麻戴孝发丧而天下归心。

 荀彧借这两个例子说服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实行他“奉天子以令不臣”的谋划,但到后来,却变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荀彧这人,是相当复杂的。

 凭他的聪明才智,绝不会看不出曹操的野心。他之所以劝曹操迎奉天子,或许希望他做伊尹、霍光一类的大权臣,至少最终还是忠于汉室的。

 但是刘彦以为,倘若荀彧能投靠在刘备麾下,荀彧和曹操之间的矛盾,就完全可以避免。然而荀彧身后,还有一个如大山一样屹立的大势力,颍川荀氏。在世家的笼罩下,他很难有自己自由。或者说荀彧的很多举动,都代表着荀氏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