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 日方背景:1940年底,日本调整对华作战方针,提出“必须迅速解决中国事变”。日军认为华北晋南的中条山地区有蒋介石直系军队,于是制订了1941年在此作战的计划。 

 战前部 

 - 日本方面:日军使用63个大队兵力,对中国东南沿海封锁,在正面战场发动豫南、上高战役。以第1军主力置于张马—垣曲一线,分东西区作战,重点在西区,利用黄河和既设阵地,以挺进部队楔入切断中国军队退路,部署双重包围并编成挺进队抢占黄河北岸要点。 

 - 中国方面: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确定“加强中条山及潼洛工事,积极训练”原则,4月28日决定“加强阵地工事,破坏阻塞主阵地前道路,打破敌之攻势的先敌出击”计划,但因指挥系统繁杂、卫立煌未归等原因,截至5月5日,所定策略全部未能实施。 

 战争过程 

 - 第一阶段:1941年5月7日傍晚,日军在航空部队支援下,以东、西、北三面为主要方向发起全面进攻。东线日军第35师团等约25万人,在伪军配合下向济源、孟县进犯,中国守军第9军裴昌会部西撤,封门口阵地10日被突破;西线日军第37师团等约25万人向张店镇进犯,5月8日凌晨,中国守军第80师第27师防线被突破;北线日军第41师团等约3万余人由横岭关猛攻,5月8日占领垣曲以东十八坪阵地,后施放毒气迫使中国守军放弃阵地,黄昏占领垣曲;东北线日军第33师团等约万余人从阳城向董封镇攻击,中国守军第98军与日军激战,后董封阵地被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