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我有一块地吃大猫的小鱼

第一百七十八章 返程(第2页)

 人群这才安静下来。

 “大队长,这个干货,你们想要买什么价?”

 “普通咸鱼就按照两毛钱一斤,其他的干货,具体是什么货,又谈价格。”

 “好,如果要钱的,就两毛钱一斤,要粮食的,就一斤咸鱼换两斤稻谷,换四斤红薯。”

 交换就正式开始了,村民大部分选择把手上的干货换成粮食,一小部分换成钱。

 还没有换多少干货呢,严三牛车上的稻谷和红薯就没有了。

 严三和大队长说了一下,赶着牛车拉上半牛车干货出了村子,然后又拉着满满一车粮食进了村子。

 就这样重复了好几次,严三才把村民拿出来的干货全部收购了,差不多有一万两千多斤。

 干货的种类有很多,咸鱼是最多的,有八千多斤,还有小鱼干,虾皮,甚至还有不少干海参,鲍鱼干,鱼胶等。

 “大队长,干货已经采购的差不多了,那我就先回去了。”

 “好嘞,同志,有需要了,再来我们村里。”

 “好嘞。”

 一万两千多斤干货虽然已经不少了,但仅仅只是供销社就已经定下了三千斤,所以,严三准备再跑一个小渔村。

 严三拉着慢慢一车的粮食,进了另外一个小渔村。

 这个小渔村比上一个要稍微小一点。

 严三也是跑了好几趟,才把村民拿出来的干货全部收购了,又是近万斤。

 两万多斤海鲜干货,足够了,这个时候,天也已经黑了。

 村民热情得让严三留宿,严三也是直接同意下来,既然来了,肯定得吃一顿海鲜呀!

 虽然海鲜干货的味道也不错,但始终是比不上活海鲜,毕竟海鲜吃的就是一个鲜字。

 严三留宿的这家人姓方,有八口人,两个老人,两口子,还有四个孩子,孩子最大的不过只有十五岁,但已经是一个老渔民了。

 招待严三的海鲜非常丰盛,有一条二十多斤的老鼠斑,四只大龙虾,鲍鱼,海参,海螺,梭子蟹等等,种类差不多有二十个。

 其中大部分都是其他村民送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