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马甲狂魔闲来垂钓碧溪上

第75章 发酵

皇宫是什么地方?

 皇宫是一个最能保守秘密的地方,即使有无数秘密,但都不为人知。

 同时,皇宫向来是一个最难以保守秘密的所在。

 在这里发生的事情,或许第二天便能够如风一般传遍整个京城。

 且说当天晚上,天空中赫然挂着明晃晃的十六个大字,那光芒璀璨夺目,宛如星辰闪耀。

 足足过了一炷香的工夫,这光芒才缓缓消散。

 且不说整个金陵城的人都目睹了此景,至少有七八成的人都看到了这惊人的一幕。

 众所周知,洪武年间,金陵作为大明的京城,乃是天下的中心。

 这里所聚集的人,无疑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翘楚。

 大多数人皆识文断字,对于那十六个大字,他们自然也是认得的。

 故而,尽管朱元璋严令不许讨论此事,然而终究是难以压制住悠悠众口。

 天上那明晃晃的十六个大字,地上还有那被摧毁得不成样子的城门楼,无一不在明晃晃地告诉人们,皇宫之中必然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

 于是,在第二天,大明的精英们纷纷知晓了皇宫里发生的种种,紧接着,消息又如涟漪般扩散开来,普通人也都知道了。

 理所当然地,这件事情越传越广,越来越多的人也都听闻了

 古人云,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更何况是“自来水”。

 所以,到了最后,朱元璋也只得无奈默认,任由这消息传播开来。

 所以接下来,整个大明上下都在沸沸扬扬地议论着这几件事。

 究竟是何事呢?

 这第一件,便是太子朱标再度现身于大明的朝堂之上。

 众所周知,太子朱标乃是大明帝国最为正统的继承人,正得不能再正,毫无半点可争议之处。

 此前的三年,因着他的消失不见,朝堂之上众多人皆生出了不该有的野心,尤其是朱标的那些兄弟们,个个蠢蠢欲动,妄图争夺那至高无上的皇位。

 随着太子朱标再次回归朝堂,宛如一轮明日高悬,彻底断绝了他那些兄弟们的非分之想,现在反过来要担心被清算。

 而那些试图扶持藩王的大臣们,则被朱元璋趁机狠狠清算。

 不过,有朱标在侧,倒未出现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的惨状。

 只是诛杀了为首的恶徒,其余之人,该流放的流放,该下狱的下狱,结局虽说稍好一些,但也不过是略强几分罢了。

 朱标再仁慈,也断不可能轻易放过这些兴风作浪的大臣,那就不是仁慈了,那是蠢。

 倘若轻轻放过这些搞风搞雨之人,那他日后只怕难以镇住这些心怀叵测之辈,只会被手下的大臣肆意戏弄,威严扫地。

 而一直拥护太子朱标的淮西勋贵,众多人被重新起用,再度昂首阔步进入朝堂。

 估计,“蓝玉案”是不可能发生了。

 所有人都看得明明白白,这是朱元璋在为太子朱标铺平道路,重新为他精心打造坚实的班底。

 只因众多皆是朱标昔日的班底,故而很快便能上手,以雷霆之势迅速重新掌握了大明朝堂的控制权。

 其实,此乃谷神通他们与朱元璋和朱标共同商讨的结果。

 谷神通等人期望,在重阳之前,朱元璋能够禅位于朱标,使朱标成为当之无愧的天子。

 如此一来,谷神通他们方能借助天子之气更上一层楼,从而拥有抗衡西城之主万归藏的更大把握。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甚至可能会连累整个大明王朝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朱元璋此人,平素虽疑神疑鬼,然而其魄力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竟真的打算禅位于朱标,所以才放任朱标逐渐掌控朝堂。

 当然,这一切尽是心远他们的精心谋划。

 如此安排,也算是给了朱元璋最为体面的结局,朱元璋毕竟也算千古一帝,晚节不保就不好了。

 第二件事,乃是关乎天命教之事,这可当真是要命的祸端。

 朱元璋怒发冲冠,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取缔天命教,将其列为邪教。

 但凡与天命教有所关联之人或物,通通都要毁掉,该杀之人绝不留情,该关之人立刻下狱,不放过任何一丝一毫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