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马甲狂魔闲来垂钓碧溪上

第17章 纯阳吕喦(第3页)

 只见三葬大师肃然而立,身姿挺拔如松,神色平静中带着一丝傲然。

 而不远处荀子却瘫坐地上,气色萎靡,原本矍铄的面容此刻满是疲惫与苍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显然在这场精神交锋中遭受了巨大的消耗和冲击。

 胜负已然分明,这一局,三葬大师胜。

 众人还没来得及做出更进一步的反应。

 “阿弥陀佛,贫僧侥幸获胜,以后小圣贤庄便是我佛门的小雷音寺了,诸位请尽早离开,如不想离开也可,只要皈依我佛,便是我佛门子弟,不用离开这里。”

 三葬大师宣示主权,其语气坚定,连名字都已想好,根本不给他人反对之机,反正反对亦是无用。

 周围的儒家子弟闻此言语,顿时群情激愤,纷纷鼓噪而起。

 他们的脸色涨得通红,眼中燃烧着怒火。

 “哼,此乃儒家圣地,要想夺走,就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吧。”

 伏念怒发冲冠,举起手中的太阿宝剑,声音如同雷霆炸响。

 他的身躯因愤怒而微微颤抖,眼神中满是决绝。

 这位一向沉稳的齐鲁三杰之首,此刻为守护儒家的尊严,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其他的儒家子弟见此情形,也纷纷举起手中长剑,齐声高呼:“与圣地共存亡!”

 他们的声音响彻云霄,充满无畏与坚定。

 一位年轻的儒家弟子,面容因愤怒而扭曲,大声喊道:“我自幼在此研习儒家经典,这里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绝不容许外人玷污!”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充满力量。

 另一位年长的儒家学者,虽已两鬓斑白,但此刻亦是目光炯炯,他说道:“我一生致力于儒家学说的传承,哪怕拼尽最后一口气,也要扞卫圣地的尊严!”

 还有一位胖弟子,眼中噙着泪水,却紧咬嘴唇,喊道:“我们绝不屈服,死也要死得有骨气!”

 众人的呼喊声交织一处,形成一股强大的气势。

 他们紧紧握着手中的长剑,手臂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对儒家圣地的忠诚和守护的决心。

 围观的其他人心中凄然,今日是儒家,那明日会不会轮到他们?他们既为儒家子弟的英勇和坚定感到钦佩,又为这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而感到忧虑。

 一位道家的弟子喃喃自语道:“儒家如此坚守,若他日我道家遭此劫难,又当如何?”

 一位墨家的侠士则紧握双拳,暗暗发誓:“若真有那一天,定当与正义之士并肩作战!”

 在这紧张的氛围中,一场大战仿若一触即发。

 “住手,你们这是要断绝儒家的传承吗?”

 荀子直接跳起来阻止,他的声音中充满急切与焦虑。

 只见荀子满脸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眼神中满是担忧与急切。

 “师叔就恕师侄任性了,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今日我等就舍身取义,方能不负儒家教导。”

 伏念直接回道,他的态度坚决至极,目光坚定地直视荀子,仿佛已做好赴死之准备。

 此刻的伏念,神情肃穆,整个人散发着一种决然的气势,手中的太阿宝剑被他握得更紧,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

 “你们……唉。”

 荀子还欲相劝,可最终只能叹息一声。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悲哀与无力。

 这位一直以来沉稳睿智的老者,此刻也显得有些心力憔悴。

 周围的人为他们这般模样所感动,换作自身,能否有殉道的决心呢?他们实不敢确定。

 有人面露敬佩之色,暗自思忖着若自己身处其境,是否能有如此的勇气与决心。

 有人则面露惭愧,为自己先前的犹豫与退缩而感到羞愧。

 三葬大师虽然也蛮佩服他们的,但是现在他是反派,可不能对他们表示佩服。

 “哈哈哈哈……”

 一阵爽朗的笑声,由远及近,初始还在数里之外,但转瞬便至大门口。

 这笑声仿佛具穿透人心之力,让在场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大门外走进一位仙风道骨的中年道士。

 只见他身着一袭洁白如雪的道袍,衣袂飘飘,随风而动。

 他身姿挺拔,步伐轻盈,每一步都仿佛带着一种超凡脱俗的韵味。

 他面容俊朗,五官如雕刻般精致,眉宇间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英气。双眸明亮如星,深邃而神秘,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物。

 一头黑发随意地束在头顶,用一根简单的木簪固定,几缕发丝垂落在脸颊两侧,更增添了几分潇洒不羁。

 大多数人皆不认识这位道长,只觉这位道长功力深厚,然而盖聂和荆天明却激动起来,只因这人他们相识。

 “这位道友是?”

 三葬大师未动手时倒是颇为有礼。

 道士用手捋了捋他那飘逸的胡须,缓缓道:“在下姓吕,名喦,字洞宾,道号纯阳子。”

 他的声音温和醇厚,如同山间清泉流淌,让人听了心中顿生宁静之感。

 有诗为证:

 仙风道骨步云端,纯阳真人降尘寰。

 剑挥紫气惊天地,袖舞清风震宇寰。

 济世情怀心未改,度人宏愿志犹坚。

 逍遥自在千秋岁,名震玄门万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