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科举出了问题?全新的考察方式!无领导小组!(6K)
“百姓献上的贺礼。”
“又何须要担心呢?”
“真是……令人羡慕的事情呀。”
看着那鉴天镜的推演。
王千禾顿时感触良多。
没有任何强制手段。
没有任何强制命令。
就能让那些唯利是图、一心专研如何赚钱的商人,自发的、诚心的、为煜国的建立第十年而献上贺礼!
这就足以证明,煜国是多么的被商人所感激!
若是放在他们承国,别说是送礼物了,能够不躲藏起来,就已是难得!
“而且。”
“不只是商人。”
“还有普通的黎民百姓。”
“他们虽然不能像是商人那样,集中起来一起送上大量贺礼。”
“但是,这个送一份果子,那个送一份家具,最后的送一份粮食。”
“这些不值钱的,甚至不会被朝廷多么在意的东西,却是他们能够拿得出手的最好的礼物,也是……这个国家未来的象征啊!”
看到那依然还在继续的推演,王千禾更是嫉妒得眼睛都红了。
在陈怀信看完商人的贺礼后。
那份由各地官府所汇聚起来的,各式各样的普通小物件,乃至是寻常的水果,而构成的属于黎民百姓的贺礼,让在场的众人全都看呆了。
他们当然知道。
这份来自百姓的礼物。
它是最不值钱的。
因为无论是研究所的蒸汽机与火绳枪,还是小国使者送来的家底,亦或者是来自于商人们的献礼,任何一份贺礼的价值,都能将其彻底的碾压。
但同时。
它也是最值钱的!
“因为。”
“它所代表的。”
“可是煜国的民心!!!”
姬长宁看着那推演,脸上满满的都是羡慕。
百姓不知道,煜国建立十周年,他们应该要做些什么,他们只能够将自己拿得出手的,自己觉得不错的东西,送到当地的官府那里。
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庆祝着煜国建立的第十年!
而当地的官府在看到这一份又一份礼物后,自然是不敢有一丁点的怠慢,全都汇聚起来送到陈怀信手中。
然后。
这份代表着“民心”的贺礼。
便出现在了那推演之中。
也让大殿的众人全都沉默了下来。
“若是。”
“我承国。”
“也能有这份民心。”
“那又何惧所谓的大难啊!”
……
【在看完百姓送上的贺礼后。】
【陈怀信将这份特殊的清单,给认认真真的收了起来。】
【他很清楚。】
【单论价值。】
【这份来自黎民百姓的贺礼,自然是其中最低的。】
【“但是。”】
【“民心。”】
【“可是比任何东西都要重!”】
【“它也是对我的最好嘉奖!”】
【陈怀信脸上的笑意完全止不住。】
【而首辅等人自然也知晓,那份来自黎民百姓的礼物,其代表着的是什么含义,他们的脸上也都带着笑容,嘴上不停说着为陛下贺。】
【“不是为朕所贺。”】
【“也是在为你们而贺。”】
【“毕竟。”】
【“若无诸公的努力。”】
【“我煜国又怎会如此的得民心!”】
【陈怀信笑着说道。】
【首辅等人的脸上也满是骄傲。】
【这份特殊的贺礼。】
【已经足以证明了。】
【他们现在……依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
【靖平十年,八月。】
【长安城极为热闹。】
【不仅是因为科举的到来。】
【也是因为全国运动会的决赛即将要开始了。】
【“这次的运动会决赛,一定会比龙争虎斗还要精彩!”】
【“所有人都是当地运动会的胜者,所有人都是有着不小的本事!”】
【“只是不知道,最后究竟是哪个城池的百姓,能够夺得最多的胜利了。”】
【“这还用说?肯定是我们洛阳的!我们洛阳的运动会,就是最困难的!”】
【“呵呵,洛阳算个锤子!我们西南人天天在森山老林里上蹿下跳,区区运动会必然包揽全胜!”】
【“森山老林?上蹿下跳?阁下莫非是传说中的猴子成精?”】
【“……”】
【对于即将开始的运动会决赛,百姓自然是议论纷纷。】
【这种代表各个城池而战,代表各个地方的较量,自然是最能激起大家讨论,激起大家兴趣的!】
【哪怕是那些要参加科举的学子,都被这讨论弄得心绪难定。】
【“不然干脆不管科举了,去看那运动会的决赛吧?”】
【“毕竟。”】
【“科举每年都有。”】
【“运动会的决赛错过了,可就真的错过了呀!”】
【有些学子甚至产生了这种离谱的想法。】
【当然。】
【这也只是想想而已。】
【他们心中还是有着理智的。】
【因为运动会决赛,是在科举之后才进行,甚至有些参加武举的学子,都会在武举之后,继续代表地方参加运动会决赛。】
【这两者时间并不冲突!】
【“不然。”】
【“说不定。”】
【“真有可能会发生这样离谱的事情!”】
……
【月中。】
【科举结束。】
【黎民百姓出身的学子,已经占据了榜单的多数。】
【庞大的人口基数下,所能冒出的天才自然更多。】
【“但是。”】
【“这次科举的第一名。”】
【“竟然也是黎民百姓出身的学子?”】
【“真的没有统计错吗?!”】
【礼部尚书看着那榜单上的名字,脸上露出了惊愕之色。】
【虽然说。】
【他在私下与同僚们说过。】
【未来煜国所依靠的人才,绝大多数会是黎民百姓出身的,因为那通过科举的普通学子,其数量已经越来越多。】
【甚至。】
【二十年内。】
【会有普通学子。】
【能够触摸到那科举的前三名!】
【“二十年时间。”】
【“我都已经感觉很激进了!”】
【“可是现在!”】
【“不仅有人能触摸到。”】
【“而且还是那第一名?!”】
【“这合理吗?!”】
【礼部尚书感觉自己都要傻了。】
【在反复的检查,发现的确没有错误后,他立刻将这件事,告知了自家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