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汽车?蒸汽飞行物?
“又要抓捕他国之人?”
“这次还是商人提议?”
“果然!”
“煜国就是个建立在他国血泪上的国家!”
“强行逼迫他国之人来建设所谓的大煜!”
看着那推演着的画面。
国子监祭酒义愤填膺!
只不过周围的臣子基本都没有理会他。
毕竟。
这事跟他们没关系!
只是区区小国之民!
抓了也就抓了吧!
“也就是我承国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必要。”
“不然若是能够抓捕他国之人,来为我承国添砖加瓦。”
“这个朝堂上没有一个人会出言反对!”
“啊不。”
“这国子监的老顽固倒是会提出反对意见。”
“只是没有人会在意他罢了!”
这是那众臣的想法。
就连世家的官员们。
都不觉得陈怀信的安排有什么问题!
或者说。
他们所做的事情,跟陈怀信是一模一样的。
只不过陈怀信针对的是他国,他们只能够针对本国百姓!
而王千禾更是连此事都不在意,他更关注那蒸汽火车的出现,对于煜国现状与一些行业的冲击!
“先前的时候。”
“姬长兮殿下曾担心。”
“蒸汽纺织机会冲击那些待嫁女子的生活。”
“所以她才不敢大规模制造蒸汽纺织机、也不敢将蒸汽机的制造方法公布。”
“但现在……还是有人受到了影响!”
王千禾在心中想道。
他当然知道。
陈怀信修改过商律的相关条例。
就是为了降低这种事情的影响。
可降低不是没有!
“商人会受到损失。”
“从事此行业的普通人更是会失去工作!”
“哪怕现在只是刚刚有苗头冒出来。”
“但是……也不能轻视啊!”
王千禾看着鉴天镜。
对于陈怀信那、不能说失业就失业的想法、他自然是支持的。
“毕竟。”
“有些人是家中的顶梁柱。”
“若是朝廷对此满不在乎。”
“那可是……会引发惨剧的!”
……
【虽然说。】
【蒸汽火车影响了马车行业。】
【但是。】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马车行业还是该怎样就怎样。】
【并不会与现在有太大的区别!】
【“因为。”】
【“铁轨的铺设。”】
【“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这其中依然需要马车来进行中转运输!”】
【“像是将货物从船上卸到马车上,再运送到那蒸汽火车上。”】
【“像是到达某座城池后,又将货物装载到火车上,送往城中各地。”】
【“这都是马车存在的意义!”】
【陈怀信在心中想道。】
【而且。】
【他还知道。】
【真正让马车退出历史舞台的。】
【并非是火车。】
【而是那汽车!】
【只有等汽车被发明出来。】
【马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遭受巨大冲击!】
【“但是。”】
【“那隐患的苗头已经出现。”】
【“必须要为受到影响的百姓找到活路!”】
【“或者说。”】
【“只有给他们安排新的生计后。”】
【“才能够将那划时代的发明大范围推广!”】
【陈怀信深深吸了口气。】
【他不想未来的某一天,在与亲人吃饭过年时,被无数的百姓在背后谩骂。】
【哪怕他也知道,这种事情不会在他死前发生,因为那发明的推广,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可他还是打算,将这作为一个政策,让后代子孙执行下去!】
【“至少。”】
【“在断了百姓的活路之前。”】
【“必须得给他们安排能够活下去的工作!”】
【“国家的发展。”】
【“不该是建立在他们的血泪上面!”】
【“当然。”】
【“他国百姓那就无所谓了!”】
【陈怀信做出了决定。】
【他跟新首辅商讨着。】
【这些受到影响的马车行业的普通人,未来能够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安排他们哪种活计更为合适,若是受到太大影响又该怎样补偿等等。】
【而这。】
【也让新首辅更加的明白。】
【为何老首辅一直叮嘱他。】
【无论什么时候。】
【无论什么事情。】
【都要将煜国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因为。”】
【“这是陛下的初心。”】
【“也是他建国之后所做的事情!”】
【“更是……”】
【“我煜国的真正根基!”】
……
【靖平十六年,一月。】
【又是新的一年。】
【但是。】
【关于火车的讨论。】
【并没有降低太多。】
【尤其是。】
【在月初所出现的载人蒸汽火车,更是让这讨论增加了许多。】
【“那蒸汽火车的速度,不仅比马车要快,也比马车要更舒服!”】
【“如果是夏天的话,那就更好了,冬天将头探出窗外,差点没冷死我!”】
【“就是票价稍微有一点贵,而且只能够在长安城内。”】
【“若是能够前往其他城池,那这蒸汽火车就更好了!”】
【“别急!朝廷正在修建连接洛阳的铁路,到时候再想要前往那里,不仅时间短了,也更加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