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第2页)

 听他这么说,朱由检的语气变得舒缓了一些,但却并未答应李应。 

 “朕不准,此事休要再提。” 

 “各色缎疋的产量上不去,那就扩大工坊的规模,招募更多的人手,还可以从京城订购更多的王祯纺车。” 

 李应苦着脸道:“皇爷,科学院那边已经出了新式的纺车和织机,都是用水力来驱动的,但价格实在是太昂贵了。” 

 “传统的织机也就两枚银元,但这新式的织机价格,却是高达二十五枚银元,一名织工的工钱一年也才二十四枚银元,一架……” 

 “糊涂!” 

 朱由检听到这里,当即怒声打断了李应。 

 “现在是考虑织机价格的时候吗?身为织造局提督太监,你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提高产量,提高技艺,提高工匠们的收入,提高朝廷的收入!” 

 “一架织机的价格是二十五枚银元,难道就赚不回来吗?” 

 “奴婢糊涂,请皇爷责罚。” 

 李应也不辩解,赶紧叩首请罪。 

 不只是他,这个时期的江南工坊主们,几乎都是这样的想法。 

 明明有更先进的机械,但他们却拒绝使用。 

 只是因为,大明南方承平日久,人口大量繁衍,人工成本明显低于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