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8章

 大明百姓和后来那个朝代不一样,言论相对自由得多。 

 当初被称作离经叛道的李贽,在民间就拥有大量的拥趸,各家儒生讲学,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尤其是万历以后,大明上下更是风气开放,所以茶楼这些茶客们,在等郭先生读完报纸后,当即就三五成群的议论起来。 

 “看看,我就说吧,皇帝老爷就是被那些狗日的给蒙骗了。” 

 “啧啧,这些人的胆子真大,竟敢做下这等事。” 

 “你们说,宪宗和孝宗,是不是被人故意害死的?” 

 报纸上只说刘文泰用错了药,以至于两位先帝驾崩,但却并未给出任何的结论。 

 这就给了百姓们议论的空间。 

 宫里的朱由检一边伏案写着大字,一边听着王承恩的秉奏。 

 待王承恩将东厂收集到的,关于京城百姓们的反应秉奏完后,朱由检放下手里的羊毫,用帕子擦着手道:“看来我大明的百姓们还是明事理的,对吗?” 

 王承恩跟在朱由检身后,躬着身子道:“都是皇爷的教化之功。” 

 “呵,朕才登基多久?谈何教化?” 

 朱由检摆了摆手,继而又道:“东厂密切关注民间的舆论动向,每日一报。” 

 “臣遵旨。” 

 虽说这件事是自己乾纲独断,但朱由检还是很小心,生怕舆论会对皇家和自己不利,现在看来,效果还算不错。 

 …… 

 随着报纸上的内容,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更多的人都加入到了对孔家,对钱谦益等人的批判中。 

 而这股舆论很快就烧到了官员们身上,在厂卫的暗中推动下,百姓们开始相信,皇帝都是好的, 是一心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