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63章 大礼仪(第2页)

 这个也是曹髦的疑问。

 继承帝位后,曹髦在宗法上的父亲就是魏明帝曹叡,他不可能直接去推翻他爹的旨意吧?

 这就是不孝了。

 赵祯冷笑一声:“不过是先帝而已,有什么好在意的!”

 他想到了历史上的自己,弄了个赵宗实进宫当养子。

 结果自己刚驾崩,那边刚当上皇帝就忙着追封生身父亲赵允让。

 这让赵祯如何不气?

 行为可以理解,但身为当事人的赵祯无法原谅。

 李放明白他为什么生气,安抚了几句后,无奈的表示:“大宋的情况和曹魏毕竟不同,不能生搬硬套。”

 赵祯一挥手:“谁说不能的?司马师是干嘛的?他既然是权臣,那要如何实现曹小弟的希望,就该他去费神,即便不成也可以谢他为借口,暗中下手。”

 对于司马师这种权臣,身为正统皇帝的赵祯自然是看不上的。

 不仅看不上,他心内还对这些乱臣贼子充满了愤恨。

 故此,他才如此积极的出谋划策。

 他这话说完,超市内再次陷入了沉默。

 曹髦满脸纠结,这种事情,在他接受的教育里是完全有悖于礼法的。

 自幼好学的曹髦不可能这么简单就被说服。

 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不能将自己继位的最大依据亲手打破。

 要是追尊生父为帝,那又将曹叡置于何地?

 况且曹髦的生父曹霖这个人吧,也不是什么好父亲,还活着的时候就性情残暴。

 史书记载:而(曹)霖性粗暴,闺门之内,婢妾之间,多所残害。

 对自己的女人都下手不留情,而且也没留下什么疼爱子嗣的说明。

 身为曹丕的儿子,曹髦的父亲,却只留下一个“粗暴”的评语,可想而知,这个人品性不行。

 所以,对于追尊自己的父亲,曹髦也没什么源动力。

 曹髦陷入沉思纠结,李放则打开了电脑,搜索了一下北宋的濮议之事,和明朝的大礼仪,看能不能吸取一些经验。

 赵祯也知道这不是一个能很快下定决心的事,也没有催促,而是跟着李放一起阅读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