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94章 皇帝“战争”

 在电脑上,李放用计算器给二人演示了一番人口指数增长的可怕。

 赵祯和曹髦面面相觑,他们从没想到过,看似不起眼的数字,只是经过一点点的运算,最后竟然能变成如此庞大的数字。

 数学的威力就在于此。

 “当然,明朝后期,朝廷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李放话锋一转。

 “在明朝中后期,许多地方的财政由于负担不起供养宗室的巨大开支,地方官员干脆拖着不给宗室俸禄。宗室里也不是谁都能去首都告状的,这些事自然传不到高高在上的皇帝耳中。”

 赵祯不由得问道:“那堂堂皇室后裔该如何谋生?”

 想起李放之前说的,明朝宗室不能科举,不能经商,难不成去种地?

 “谋生?”李放讽刺的笑了笑,“你看看这一段。”

 刚刚查资料时,李放看到了一处有意思的记载,不免对朱元璋这个人的天真想法暗自腹诽。

 赵祯看向屏幕里,缓缓读了出来:“嘉靖四十年......”

 “嘉靖是明朝皇帝朱厚熜的年号,他当政时,还有个很有意思的童谣。”李放在一旁解释道,“嘉靖,嘉靖,家家皆净!”

 这肯定不是什么好话,家家皆净,那百姓还能有活路?

 听了这话,赵祯不由得面露可怜之色。

 “这肯定是位昏君。”

 “昏君?”李放笑了出来,“他可不昏,嘉靖皇帝聪明着呢!只不过有些聪明过头了!”

 讽刺的笑了笑,李放点了点屏幕:“扯远了,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说,先看下面的内容。”

 赵祯点点头,重新聚焦在屏幕上,因为曹髦不太认识简体字,他还贴心的读了出来。

 “代府奉国将军聪浸等,以禄粮积欠数年,诣阙自陈。”

 货架后的朱棣颇为震怒:“积欠数年?堂堂宗室竟被拖欠数年之久的禄粮?那些大头巾好大的胆子!”

 虽然朱棣是要削藩,可自己的后代,日后会被官员如此对待,显然也是他忍不了的。

 赵祯那边还在读:“身系封城,动作有禁,无产可鬻,无人可依,数日之中曾不一食,老幼嗷嗷,艰难万状。”

 “这......这真的是国朝宗室?”曹髦在一旁忍不住发问。

 虽然以他的处境,他没工夫可怜其他人,但这些宗室的待遇也太差了吧?

 曹魏自建国之后,也算是苛待宗室的了。

 像是曹植,在曹叡继位后就被百般警惕,一年之内来回四次调换他的封地,就为了折腾他。

 其余大部分的宗室也是没什么权柄,整日被严密看着。

 可再怎么样,也不能沦落到,数日吃不上饭的地步吧?

 “你再往下看,还有更惨的呢!真不知道朱元璋得知这些后,会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李放摇了摇头。

 赵祯继续:“有年逾三十而不能婚配,有暴露十年而不得殡埋,有行乞市井,有佣作民间,有流移他乡,有饿死道路,名虽宗室,苦甚穷民,俯地仰天,无门控诉冶。”

 货架后的朱棣双拳紧握,已经忍不了了。

 年过三十没有婚配,死后十年也没地方埋葬,有的甚至还真就干回了祖上的老本行,行乞,这还是他们大明的宗室吗?

 读完这段记录,赵祯都震惊了。

 以他的性格,不免对这些未曾谋面的凄惨皇族,有了些怜悯。

 几人唏嘘片刻,赵祯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要是这明朝宗室都成了这幅样子,怎么还能拖累朝廷呢?”

 “是啊?”曹髦也意识到了。

 听到这,朱棣来了精神:“此人定是胡言!”

 虽然这么想,可看他的动作就知道,他并未出去打断,反而聚精会神,想听听李放如何解释。

 李放笑了笑:“有人落魄到去要饭,自然有人能锦衣玉食。”

 切换了一个网页,李放侧身让开:“再看这段。”

 这是他之前找的明代土地“投献”的相关资料。

 明朝的宗室不需要缴纳赋税,也不需要服劳役,而百姓自然没有这样的好处。

 中后期的明朝,苛捐杂税日益繁重,不仅要交税,还要被官府拉去义务劳作,哪个百姓能受得了?

 于是百姓们纷纷将土地献给宗室,有的是主动投献,有的则是宗室靠势力巧取豪夺,被迫主动投献。

通常来说,他们的佃租都比朝廷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