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125章 开始学习

 古代的注音法叫反切法,基本规则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取上字声母部分,取下字的韵母和声调。

 规则其实和现代的拼音十分类似。

 或者说拼音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最早这个方法在汉朝就出现了,经过隋唐的发展,等到了宋朝时,已经十分完备。

 李放将拼音书翻到开篇,思考要怎么去教他们。

 徐妙锦看了下,开口劝道:“这里是超市门口,马上等气温下来,顾客就该多了,你们都在这里太过惹眼了,不如去二楼教学。”

 她这话在理,随着穿越者来的越来越多,超市门口这里眼瞅着快要坐不下了。

 这是曹髦和李治还没来,这二人要来了,是真坐不下了。

 而且几个年轻人在超市里面学习拼音,任谁看了都会觉得有问题的。

 “那你呢?”李放问道。

 “我就不用了。”比划了下手中的书,徐妙锦自信的说道,“我自学便是了,有不懂的,之后再问你。”

 徐妙锦转身打开了电脑,试着敲了几个简单的拼音,成功打出了几个字。

 她颇有些自得的看向李放:“如何?我还是有些天分的。”

 李放没说话,点了点头,朝她比了个大拇指。

 站起身来,招呼另外两人上楼,楼下就交给徐妙锦了。

 将书递给两个人,李放将自己客厅里的智能电视打开了。

 “我想了又想,说实话我也不是师范学校毕业的,实在没有教学经验,考虑再三,还是让你们看课吧,有什么不懂的问我就行了。”

 李放打开了一个视频网站,搜起了拼音启蒙。

 另外两个人啥也不懂,自然是李放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呆呆的看着他。

 李放用遥控器费力的打出字来,四个字,比在手机电脑上打四十个字都费劲。

 按下搜索来,李放颇为意外:“还有这种课程?”

 屏幕上第一个视频明晃晃的写着几个字:成人拼音打字速学教程。

 他还以为自己只会搜出来一些卡通人物呢,没想到还有这种课程。

 “正好,那就看这个。”李放选中了视频,开始播放。

 很快,二楼就传来了“a、o、e”的诵读之声。

 看着视频一点点的向前走,李放也体会到了之前赵祯的心境。

 视频标题是成人拼音,可内容却是明晃晃的幼儿拼音识字课。

 听着视频里的老师用哄小孩儿的声音,声情并茂的诵读着,李放自己也有那么一丝尴尬。

 好在他今天的角色是老师,强撑着,倒也没让另外两人看出来。

 将近两个小时的视频结束了,李放心底也松了口气。

 “怎么样?有点头绪了没?”看着二人,李放问道。

 任红昌有些为难,三国时代文字与现代有差别,再加上她只是一个婢女,学起来着实有些费劲。

 另一边的赵祯则一改之前的不耐烦,真的深入学了进去,他才感觉到这套方法的妙处。

 它解决了古代韵法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反切法注音的上下字里,可用的字过于多了,孩童学习很难上手。

 说到底,反切法注音,是用另外两个字来注音第三个字。

 而初识字的孩童,说不定连另外两个字都不认识,自然就不好读了。

 还有一点就是,反切上下字中,都包含有多余的成分,在拼读时有一定的障碍。

 例如在《广韵》一书中,“冬”这个字的注音是“都宗”切。

 其中“都”字的声母与“冬”字的声母相同,“宗”字的韵母和声调与“冬”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拼合起来就是“冬”字的读音。

 但很明显,这两个字里都有多余的一部分。

 经过深入的学习,赵祯发现了拼音之法的奥妙,只需要几个固定的字母组合,它就可以注解任何字。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不产生任何歧义。

 而且作为皇帝,赵祯也敏锐的发现了这个办法的另一个好处。

 如果以此法注音颁行天下,那便可以尽可能的消除天下各地不同地域的文人口音。

 底层人自然影响不到,但只要科举按照此法推行,势必会影响到所有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