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137章 假痴不癫(第2页)

 “行!”李放一口答应了下来。

 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人多还能多些人手帮忙拎菜。

 他们规划的很好,可吕夷简听不下去了,起身正色劝阻道:“市井之地,鱼龙混杂,官家白龙鱼服,若有危险该当如何?”

 “你就别废话了,先看,等看进去之后,我就不信你还有心思管我们!”

 李放在键盘上噼里啪啦一阵敲打,将之前给赵祯看的那些资料再度调了出来。

 “从左往右看,自己分析分析,看哪里有毛病没,里面的字都是简体字,你也认识,我就不多说了。”

 “北宋......”

 吕夷简看着屏幕上的这两个字,惊诧非常:“你这......”

 “我看你是个老者,所以也不想多说什么难听的。再说一次,你家官家已经将你带来了,我不赶你走,可你也要学会听人话。”

 李放的态度有些不耐烦了,不管真的假的,皇帝都那么说了,你看上两眼能死吗?

 他认真的看着吕夷简:“就算你要驳斥我是个妖人,蒙蔽了皇帝,你起码也要找到我的漏洞吧?你一没证据,二没道理的,就在这里胡搅蛮缠,你觉得他会听你的?”

 吕夷简眼角一瞥,赵祯已经跟着李治先下楼去了,连回头看他一眼都没看。

 他这才长叹了口气:“这位李郎君,老夫宦海浮沉几十载,是非曲直还是能分得清的。可纵使我大宋会灭亡,但那又如何?老夫就不相信了,在官家这一朝,我大宋就亡了?”

 看到吕夷简忽然变了个表情,李放反而有些诧异了。

 “你,你刚刚都是装的?”

 吕夷简摇了摇头,轻笑一声:“半是装的,半数,也是老夫的心里话吧。”

 说着他认真的看向李放:“上溯千年,历朝历代,哪有不亡之国?秦皇扫六合,不免二世而亡;汉武驱匈奴,亦有王莽乱政。我大宋自然也会亡,可亡国时的天下形势又怎能挪用到现在?”

 说着,吕夷简怅然的起身,背负着双手,在屋内踱步。

 “我大宋有其弊病,老夫自问比官家知道的清楚,可又能如何?官家要变法,不变法将来要亡国,可若是现在就变法,那现在就要亡国!”

 吕夷简忽的转过身来直视李放:“或许郎君之心是救我大宋,可恕老夫直言,若真依你与官家所言,我大宋乱起就在眼前了!”

 毕竟是一国宰执,初来时吕夷简确实有些懵了,可很快他就反应过来了。

 对于之后说的历史之言,他虽没有全信,但也可以说是半信半疑。

 只是他却不知道历史,只是以为赵祯是看到了未来百余年后,或者二百年后,北宋的亡国历史,所以才一心变法。

 故而,他强行搅乱局势,就是想要把水搅混,弄的赵祯受不了。

 因为他知道,赵祯那一意孤行的样子,他根本说服不了他,还不如佯装不知,来个假痴不癫之计。

 但吕夷简显然低估了赵祯的决心,他一定要救亡图存,这不仅是为了他的大宋,也为了他日后的孩子。

 被吕夷简一番义正辞严的话给震住了,李放一时间还真呆住了。

 他实在没想到,这吕老头看的这么清楚。

 见李放这样,吕夷简振奋精神:“李郎君,老夫有一言告知,还请郎君劝服官家回心转意。改革教育之事可行,但三冗之患万不可再提,此乃大宋根基,一旦有恙,天下万民涂炭,就在眼前啊!”

 说着,吕夷简朝着李放深施一礼。

 不过他显然也低估了李放,刚刚沉默了半晌,他已经差不多理顺了吕夷简的逻辑。

 他的话有道理吗?自然是有道理的。

 毕竟你不能拿唐末时,各地节度使为乱的毛病,去给到李世民让他去解决问题吧?

 只是宋朝和唐朝一样吗?

 显然是不一样的。

 宋朝这个国家,建国之初他的路就走歪了,有个词叫矫枉过正,可宋朝这都不是过正,简直是太过了。

 吕夷简说这话的基础建立在,亡国之患还在起码百余年后,乃至更远。

 可他哪里知道,若不及时变法,亡国只需要九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