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141章 开饭

 坐在那儿和赵祯几人聊了些细则,李放看了下时间,原地站了起来。

 “各位,你们先聊着,恕我失陪了。”

 说着,李放转身进了厨房。

 看着李放的背影,吕夷简有些错愕:“官家,这位李郎君,家中没有仆妇?”

 之前他是被历史资料给震惊了,没空细究这些问题。

 对于李放说的什么买菜做饭之类的话,懒得去往深了想。

 可现在几人正热火朝天的聊着国家大事,这边才聊完了一部分,吕夷简心中还有无数问题想问呢,怎么人就进厨房去了?

 “他在现代只是一普通百姓,要负担我等吃食,自然要亲力亲为了。”说着,赵祯看了眼李治又补充了一句。

 “至于去外雇人,我们往来穿越之间,说话又百无禁忌,难免会惹人生疑,引来现代的官府就不妙了。”

 老官僚吕夷简瞬间明白了过来,了然的点了点头。

 跟官方人员勾心斗角,哪里有跟普通人交流来的舒服?

 就算是交易,满足一个人的欲望和满足一个政体的欲望相比,自然是前者更容易。

 倒是李治年纪尚小,有些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

 不过他为人聪慧,只是默默的记下此事,等着回去询问父亲李世民。

 被赵祯这么一说,吕夷简也提起了兴趣,他好奇的问道:“官家,不知来此的穿越者,都有哪朝哪代的人物?可有老臣熟知的?”

 这会儿问题暂时有了解决之法,赵祯也放松了下来。

 靠着沙发,赵祯饶有兴致的跟吕夷简介绍起来:“这位晋王殿下,吕公应当熟知事迹,我就不必多介绍了。”

 “殿下少年即位,上承贞观之治,北灭高句丽,西定西域诸国,泰山封禅,老夫亦早有钦佩之心了。”吕夷简朝着李治拜见。

 人有见面之情,虽然整个北宋一朝的文学界对李治晚年都是颇有微词的,可当着本人的面,吕夷简自然是不会揭人短处的。

 李治起身还礼:“吕公言重了,小子年少,未来之事还需进学,当不得长者之礼。”

 说完,他还难掩自己兴奋的表情。

 这几天他忙来忙去,关心的都是他爹和他妹妹的事,关于自己,只知道自己日后即位。

 至于之后的事嘛,李治还没来得及询问。

 今天听吕夷简这么一说,小小少年如何不激动?

 “看来阿耶传位于我,才是天命所归啊!”李治心中暗自窃喜,“连隋朝两代都无法讨灭的高句丽,都被我给灭了,太子阿兄想来是做不到的吧?”

 杨广讨高句丽致使亡国,在他之前他爹隋文帝也曾下令征讨高句丽。

 不过杨坚显然比他儿子知道轻重,见对面俯首低头给了自己面子,也就没继续下去。

 这才有机会让杨广点亮三征高句丽的成就。

 看着李治那掩藏不住的惊喜,赵祯心底藏笑,不知道日后他知道自己的历史后,会是什么反应?

 他还真想看看。

 不过李放没主动说,他也不会去打破这个默契,给李治挑明此事。

 介绍完了李治,赵祯继续介绍:“楼下那位乃是明朝的一位开国国公之女,出身不凡,其姐姐是明朝的皇后,不过刚刚去世不久。”

 “明朝?”吕夷简有些不解。

 仔细思考了一番,吕夷简开口发问:“依臣所知,前代好像并无一古国以‘明’为号,这个明朝又是如何来的?”

 他问出这句话后,李治也十分好奇的看向赵祯。

 之前他听闻朝代周期表后,对后面的元、明、清也有同样的疑惑。

 自汉以后,历朝历代的国号,大都取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国名。

 像元、明、清这样的异类确实与前代不同。

 赵祯情绪有些低沉了下来,不过还是开口将之前李放给他看的解释说给二人听。

 “我大宋亡国之后,蒙古人入主中原,立国号为‘元’,取自《易经》之中‘大哉乾元’之句,明朝开国太祖驱逐鞑虏后,为表继承之意,同样以《易经》中为国号。”

 “大明始终!”吕夷简立刻反应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