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恶俗的店名(第2页)
“先生,大相国寺就在前面了,马车过不去了,只能您亲自下来步行前去了。”张茂则的声音从马车外传来。
李放听着外面的吵闹声,也已经坐不住了。
“行,我这就下来!”
一把掀开帘子,李放一跃而下,直接忽略了周围上来要搀扶他的人。
倒是李治,虽然也很兴奋,但长久养成的习惯,还是让他慢慢的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跟随的太监那都是久在赵祯身边的,一看李治这仪态就知道,这位出身定然不凡。
倒是这位高人先生,虽然官家更为信重,但看上去却更像是一个普通人。
李放这会儿自然没空去管别人想什么,他惊讶的看着自己面前,那热闹的场景,比之现代也不遑多让了。
张茂则在旁轻声解释道:“外地来京的举子官员,每每都会来此停驻,故而大相国寺门前常年游人如织,小商小贩众多,马车无力前行了。”
“嗯,嗯。”李放连连点头。
此时他心中想的却是,赵祯实在是可怜啊。
他去现代外出那几趟,每每都被震惊的合不拢嘴,显然他是没亲眼见过自家皇城的热闹景象。
不然也不会震惊成那样。
想想也是,刘娥在世时,赵祯没机会一个人出来微服私访。
亲政之后更是没时间。
之前虽然有官方活动来大相国寺上香,但皇帝出行,必然是要净街的,他更没机会看到这般繁华之景了。
“这东京汴梁之景,好似完全不逊于兄长家乡啊。”李治走上前来。
“确是如此,我实在是想不到。”
李放也是感慨颇多,这样的和乐之景,怎么能在几十年后毁于一旦呢?
就因为一个昏君王八蛋?
“走!”李放振奋精神,“前面带路,我们去寻郭国舅!”
张茂则领命,带着李放穿过人群向着深处走去。
“平甫啊,你这几天来过这个地方吗?”
看张茂则轻车熟路的在前面引路,李放不由得好奇问道。
张茂则回道:“回先生的话,奴婢被官家调至身边已有数日,这些天也来过几次。”
“那你觉得那生意能成吗?”李放追问道。
“官家与先生所谋,岂是奴婢能置喙的?奴婢不过一内宦,此等事不敢多言。”
听了他这谨慎的话,李放暗自撇了撇嘴。
能在日后做到内侍省都都知,北宋内廷宦官最高职位的人,现在说自己不懂这些事,怕不是在糊弄自己。
想来也是不太看好,所以才不发表意见。
不过正是他的这种态度,更激励了李放,他非要做出一番事来,证明一下。
打量着周围的百姓,沿街的商铺,北宋的百姓精神面貌确实不同。
要是按历史来说,这个时代算是北宋处在上升期的时候。
总体上来说,百姓的生活还算是过得去。
也就不奇怪他们有这样的精神状态了。
李放正在思考呢,耳边传来一声轻呼:“先生,到了。”
抬眼一看,本来已经有些稀疏的人群,都在前面集中着呢。
吵吵闹闹,指指点点都在围着一幢建筑。
“那里就是官家选定的位置?”李放伸手示意。
张茂则点点头:“正是。”
“走,我们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李放兴冲冲的带队上前。
他们有人数优势,除了李放,其他人的穿着一看就是内廷宦官,普通百姓自然不敢与他们争执。
很容易就被李放挤到了前面。
“各位父老乡亲!我们东家说了!只要解出此题,无有漏洞,当即奖百贯,店内货物任选其一!决不食言!”
一个中年男子在店门前奋力喊叫。
他话音刚落,人群中就有人开言嚷嚷。
“别光说啊,你们这‘百宝阁’到底卖的是什么宝贝啊,让我们开开眼啊!”
宋人好热闹,北宋的集市也是历朝历代最热闹的,哪怕是后世的明朝也比不上。
因此好事的人居多,这句话一出,周围人纷纷起哄架秧子,都在吵吵。
那中年男人奋力安抚道:“非是我不愿开门,实是时辰未到,待再过几刻钟,必然开业!不过,这题目我倒是早已准备好了,各位才智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