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163章 少年义气

 “先生竟然不知曹武惠?”

 一旁的陆业明很是惊讶,为皇帝办差的人,知识面这么窄的吗?

 曹彬说是北宋开国名将,可他直到赵祯父亲那一朝才病逝,可谓是高寿了。

 这才过去没多少年,李放竟然不知道,实在是让人有些疑惑。

 见这几人惊讶的样子,又联想到那个姓氏,李放立刻反应了过来。

 异姓封王,又人尽皆知的姓曹的人,在北宋还能有谁呢?

 “此人是曹彬的子孙?”李放看向了门外。

 “先生。”郭中庸上前两步,小声提醒道,“先辈名讳不可轻提。”

 幸亏李放他们这是在屋里,要是他就这么大大咧咧的说出曹彬的名字来。

 曹佾定然要跟他见个高低。

 古人当面相见直呼姓名便是不礼貌的,更何况当着孙子的面,直呼他爷爷的名讳。

 “哦,对对!”李放连连点头,“是我疏忽了,没想到竟然还能遇到曹家人。”

 不过他也好奇啊。

 “你们说这曹家人来砸场子是怎么回事?难不成是同行?”

 至于那大汉口中的题目太难的理由,李放是不信的。

 哪里有人会这么混?单纯的因为自己的题目难倒了他的主人,就大咧咧的来这里砸场子?

 不会吧?不会吧?

 难不成真有这种憨货?

 陆业明摇了摇头,对于这种消息,他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

 “自数年前曹武穆逝世以后,京中的曹氏一族便深居简出,不可能轻易生事的。看这情形,我倒是想起了别人。数月前官家亲政,为表恩泽,特恩荫了一批勋贵子弟,算算日子,他们也是时候入京了。若是外地嚣张惯了的官宦子弟,如此架势倒也不算奇怪。”

 “曹武穆。”李放心中嘀咕,“这个谥号可了不得啊,听他这话茬,这个人应该是曹彬的子孙,能跟岳飞一个谥号,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心里嘀咕,但嘴上李放却没露出半点口风,只是佯做明白,频频点头。

 刚刚不知道曹彬的死后封爵已经闹了笑话,他可不能再露怯了。

 听了陆业明的讲解,李放算是把人物背景了解了个七七八八。

 看外面还在对峙,百姓们也都不谈论别的了,都指着外面几人议论纷纷。

 这么下去不是办法。

 李放也不管曹佾他们闹事的原因是什么,先平息下来再说。

 眼瞅着人家都不理会邢飞,李放也只好自己出面了。

 “这位......衙内,是吧?”李放带人走出店外。

 嘴里说着,李放心里还直嘀咕:“衙内?还好他不姓高。”

 虽然衙内在宋时已经演化为泛指官僚子弟的意思,但得益于《水浒传》的传播,提及这个词,不由得便令人想起高俅的那个干儿子。

 就是现代形成的这种刻板印象,让李放说出这俩字时,都觉得怪怪的。

 曹佾正有些尴尬的站在那里,周围人的议论,属实让他有些如芒在背。

 尽管他不是什么社恐,可任由众人评头论足,没有个强大的心脏,也很难受的住。

 可对面是皇城司的人,他又不敢贸然让家将上去解救曹达,一旁的邢飞,曹佾又不屑搭理他。

 因此,只能带人无言的站在那里,浑身不自在。

 还好李放没耽搁多久,他这边一出来打招呼,曹佾就看到了他。

 虽然衣着十分奇怪,但看那些皇城司的人都老实的跟在他身后,曹佾就清楚,这八成就是正主了。

 “这位......”曹佾说着也卡壳了。

 看李放那身打扮,他也不知道该叫什么好,犹豫了下曹佾才继续开口:“这位官人,在下这家将鲁莽,有劳这几位皇城司的差人动手,还望官人高抬贵手,在下改日定有厚报。”

 “这个倒是不急。”李放摆摆手,“只是你们这群人堵在这里,有些影响我做生意了,曹衙内不妨随我进店分说一番,也免得让人看了热闹。”

 只是犹豫了下,曹佾便想答应下来。

 别的先不说,不让别人看热闹这一点,深得曹佾之心。

 “行!在下便入店一......”

 那个“叙”字还没说出口,身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