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180章 李放的忽悠(第2页)

 “你看看,又开始揣着明白装糊涂了不是?”李放嘴里啧啧作响。

 “我能找上你,那就代表着肯定是已经知道了什么,之前我说的你都忘了。”

 毌丘甸沉默了,片刻之后才回道:“不过是你一面之词,我父子世受大魏厚恩,岂敢行那般不忠不义之事?”

 “所以你父亲才要起兵啊,明皇帝尸骨未寒,大魏社稷摇摇欲坠,若不铲除司马家,想来汉朝旧事,怕是不远了。”

 “你!”

 毌丘甸猛然一惊,赶忙起身四下观看:“此话怎能如此轻易出口?皇宫之内处处皆是大将军的耳目,万一打草惊蛇了怎么办?”

 “呵呵,你承认了?”李放笑道,“放心吧,你抬头看左上方,我的无人机盯着呢,周围没有半个人影。”

 抬头看去,李放控制着无人机起飞又落下,跟他打了个招呼。

 毌丘甸这才有些安心,表情有些不对的说道:“我承认什么了?大将军受太后诏令辅政,岂有那大逆不道的心思?”

 “你这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

 李放被毌丘甸的执着气笑了,虽然他谨慎一点是好事,可这也太谨慎了吧?

 不等毌丘甸说话,李放又念出了一段话来,彻底惊住了毌丘甸。

 “大人居方岳重任,国倾覆而晏然自守,将受四海之责。”

 “这话是你说的吧?有哪几个字错了?”

 “你怎么知道?”毌丘甸彻底绷不住了。

 这是毌丘甸在曹芳被废黜后给毌丘俭写的信,二人互相之间的信件交流走的都是他们自家的渠道,按理来说绝对不可能泄露的。

 要是此事让司马师知道......

 想到这里,毌丘甸就不寒而栗。

 “我是怎么知道的?哼哼,大魏能承天受命,你以为真就这么容易让司马家得逞了?”

 李放也不含糊,要让毌丘家和自己这边合作,扯虎皮拉大旗是必须的。

 单单一个曹髦,分量不够。

 说白了,毌丘俭之所以起兵,和其他淮南三叛中的另外两人不同。

 最开始王凌举兵反对司马懿,那只是因为把持朝政的不是他而已,若是他赢了,王凌就是下一个司马懿。

 而诸葛诞的举兵,更多的则是为了自保。

 在司马昭的猜忌之下,诸葛诞举兵,很大意义上是为了求活。

 这一点,从他起兵后的动作也能看出来,他的两个前辈,起兵之后便目标明确的直扑洛阳。

 而诸葛诞呢,起兵之后就闭城自守,等待东吴的援兵。

 相比较之下,只有毌丘俭一人,是出于对曹叡知遇之恩的感激。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夏侯玄等人被司马师给一锅烩了的不安。

 但这也不影响毌丘俭本人的品行。

 后世甚至有人直言:“魏之忠臣,惟毋丘仲恭一人而已。”

 毌丘俭忠魏,更忠于曹叡。

 作为曹叡临终前指定的继承人,在毌丘俭那里曹芳才是大魏正统,至于曹髦嘛,他在毌丘俭那里是个什么形象就很难说了。

 所以,为了增加筹码,也为了给自己奇怪的情报来源找一个由头,李放才编出了这样一番大话。

 毌丘甸急忙追问:“阁下此话怎讲?莫非陛下手中还有奇兵?”

 “我大魏武皇帝征战一生,还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不少好东西的。”李放信誓旦旦的说道,“你可知道校事府?”

 “校事府?”

 毌丘甸有些明白了。

 校事府,曹魏的情报机构,类似于明朝的厂卫。

 《三国志·魏书·高柔传》记载:时置校事卢洪、赵达等,使察群下。

 卢洪和赵达就相当于曹操手中的利刃,也属酷吏之列,当时有童谣:不畏曹公,但畏卢洪;卢洪尚可,赵达杀我。

 由此可见,校事府权势之盛。

 当然,大部分的酷吏在被统治者用完之后,都是要丢掉的,卢洪和赵达当然也不例外。

 在二人嚣张跋扈到了极点后,很干脆的就被曹操给拿下,然后处死了。

 可卢洪和赵达虽然死了,但曹操却并没有裁撤校事的意思,而两人的继任者,甚至比他们还要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