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214章 给李承乾找个猪队友(第2页)

 权力是具有排他性的,当李治在原本历史上是皇帝消息传出去,不管是李承乾还是李泰,首先第一个要针对的就是李治。

 谁让他实力最弱,最好欺负呢?

 出局还算好的,最主要是李世民去世之后,不可能有皇帝能容得下他。

 哪怕是亲兄弟。

 听到李放的提醒,李治沉默了。

 原地站了半晌,他默默的坐了回来:“那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齐王李祐。”赵祯忽然开口说道。

 二人一同看向他,赵祯认真的又重复了一遍:“齐王李祐,就用他把李承乾拉下水。”

 李治不解:“可我昨日已把李祐谋反牵连太子之事说了出去,太子怎么还会被齐王牵连?”

 赵祯这会儿来了精神,他反问道:“李祐这个人,是不是很无知?”

 二人点了点头,李祐能不无知吗?

 要说李承乾的造反,他身为太子,住在东宫,和皇宫大内只有一墙之隔,他的造反还算有点成功的可能。

 而且成功后,也有大义名分稳定住局面。

 可李祐呢?

 在外地举兵,而且还是无兵、无将、无粮的状态,能成功那才是有鬼了!

 结果也是没出意外,齐王前脚宣布起兵,后脚李世民就下诏,调集九州府兵发兵平叛。

 结果,平叛大军还没到,李祐就被一个兵曹带人给拿下了。

 简直跟笑话一样。

 赵祯继续说道:“他就是你们现代常说的那种猪队友,让李承乾和他组队,我想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自爆的。”

 不等二人质疑,赵祯便解释了自己的思路:“李承乾虽然因为李祐暴露,可归根结底,是纥干承基供出来的李承乾,与李祐无关。此番回去,纥干承基必死无疑,但李承乾可未必会觉得李祐如何。”

 “兄长是说,由我出面劝说太子联合齐王?”李治琢磨过味来了。

 昨天他只说了齐王李祐谋反,可没说细节,李承乾怎么可能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是个十足的蠢货?

 若是李治给李祐美化一些,再在李承乾面前劝上两句,出于引入外援的考虑,李承乾八成会答应的。

 至于李祐这个蠢货,他造反纯粹是因为不能肆意享乐,而不是因为有什么野心。

 这两个人还真有可能勾结到一起。

 赵祯信心满满的表示:“没错,你就以调虎离山为由,借口李承乾可鼓动李祐造反,调走长安禁军,我想李承乾不会拒绝这个提议的。”

 “这,这能行吗?”李放却不太看好,“李承乾造反,和玄武门之变差不多,只要拿下了皇帝,就大功告成,他会答应节外生枝吗?”

 “他会的。”赵祯微微一笑,“因为历史上他是失败者。”

 不管真实的李承乾是什么性格,但在贞观十六年这个时间点上,他的心底肯定有一种情绪,那就是不自信。

 若是自信,他不可能面对李泰的步步紧逼,进退维谷。

 若是自信,他更不可能勾结东宫属官要造反。

 尤其是在被李治点出历史上的结局后,这种不自信,必然会进一步加深。

 听到赵祯的分析,李放察觉到了什么,没有再继续开口。

 那边赵祯却还在说话:“我之所以能看破这一点,那是因为,我当初和他一样,一样的痛苦和不自信。”

 “看着大娘娘一步步的僭越,专权、擅政,行天子之礼,穿天子衣冠,我也曾想过,会不会李显就是我的下场。”

 “呵!”赵祯苦笑一声,“不瞒你们说,当时我真的想过行险一搏,可我犹豫了,我开始担心,要是不成功的话,我会是什么下场?万幸,大娘娘不像武则天那么能活,不然我也猜不到,我会如何决策。”

 见赵祯那副模样,李放心有戚戚,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然后李放看向李治:“怎么样?你对你大哥最为了解,你觉得这个主意行不行?”

 李治低头思索了片刻,坚定的抬起头来:“可以!我今日回去,便寻机向太子进言!”

 接着,三人又计划一番细节,主要是赵祯在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