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217章 春秋之笔(第3页)

 这话,他有些说不出口。

 可一看他的反应,李放却一下子明白了。

 笑眯眯的拍了拍赵祯的肩膀:“加油啊,赵主播,服务好我们的那些‘家人们’,争取日进斗金,你也好早些赚钱整顿军队。”

 “哼!”

 赵祯冷哼一声:“军队之事,朕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你之前说的那个狄青朕也找到了,确实是个人才。”

 谈到良将,赵祯的脸色稍霁。

 “此人虽地位低下,然武艺确实不凡,但就是可惜不通文墨。”说到这,赵祯还有些遗憾。

 历史上,天生的名将固然不少,不识字的名将也有,但总归还是好学的人,才可能有更大的成就。

 依靠历史,赵祯找到了狄青,但考教过后,他就有些遗憾了。

 狄青品性不错,身手也好,可就是文化不够。

 其实这也是正常的,狄青十几岁的时候就因在乡里与人争斗,被打入监牢,然后在脸上刺字,发配充军。

 哪里有功夫读书?要真是死读书的性格,也就不会犯法了。

 宋朝为啥把士兵叫做“贼配军”?

 就是因为那个时候,把人往军队里送,算是一个惩罚方式。

 这种方式搞出来的军队,能有战斗力,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除非是韩信复生,不然谁能统御着这样的部队,还能打胜仗?

 听了赵祯的抱怨,李放鼓励道:“刮目相看这个成语你不知道吗?他孙权能劝吕蒙进学,你就不能劝狄青上进?日后青史留名,也算是一段佳话。”

 “哎呀!”赵祯猛然惊醒,“我倒是忽略了!”

 将狄青调到自己身边后,赵祯还没想好怎么安置他,历史虽然证明了狄青的能力和忠诚,可一个低级武官,确实不好贸然提拔。

 不然的话,第二天,赵祯的案头就该摆满进谏的奏章了。

 被李放一提醒,赵祯醒悟过来,既然不能提拔他,那先让他好生进学才是第一要务。

 被改变人生轨迹的狄青,在尚未发迹的时候,接触到了皇室的教育资源,他的成长说不定会远超历史上的极限呢。

 匆忙和李放说了两句,赵祯一个闪身消失不见,他要回去准备了。

 李放拍拍手:“走吧,他回家了,咱们也要出去吃饭了,吃完饭,再带你们四处逛逛。”

 答应了任红昌要给她买衣服,李放还记着呢,可不能食言。

 带着李治下楼,李放抬头一看,徐妙锦看着手机和汤菁菁聊的火热,一旁的任红昌静静的看着。

 “我上去不过一会儿,你们就这么要好了?”李放走了过去。

 汤菁菁抬头,一脸的佩服:“妙锦她不仅人长的漂亮,懂得也很多,像什么汉服刺绣这些古典工艺,她都能说个一二出来,太厉害了!”

 “你也很厉害啊。”徐妙锦笑着回道,“要不是你给我说,我哪里知道这么多网红的内幕去?”

 李放哑然失笑,这俩人还互相吹捧起来了。

 “走吧,差不多到点了,咱们出去吃饭吧,你们选好去哪了没?”

 徐妙锦回忆着,看向旁边:“好像是什么自助餐吧......”

 “学校那边有个海鲜自助,我们上次一起去吃过,感觉还行。”汤菁菁点头。

 李放打了个响指:“行!那咱们就去那!”

 大手一挥,李放示意马上启程。

 “欸?”汤菁菁喊了一声,“刚才还有一个帅哥呢?上去三个,怎么才下来俩?”

 她一直在门口坐着,哪怕是在和徐妙锦聊天,门口随便过个人她都能看的清楚,更别提身穿古装的赵祯了。

 要是他下来过,肯定一眼就能看到的。

 “呃~~~”李放迟疑了下,然后摆摆手,“嗨,没什么,我们出去吃饭,店总不能关着啊。我让他留下看店了,等会儿他自己就下来了。”

 “哦。”

 汤菁菁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况且她又和赵祯不熟,也就没再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