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226章 突如其来的翻脸

 李放恭敬的一拱手,开口说道:“在下今次冒然登门,也是实属无奈,有求于司徒,还请司徒见谅。”

 听李放这么说,王允愣了一下。

 哪里有这么办事的?

 这才报了名号,王允还没问问李放的出身门第,师从何人呢?

 大家关系都没拉,你这就开口求人办事?

 在东汉这个朝代,科举制尚未出现的时候,除了家世之外,士人之间互相联系的方式那就是师承了。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刘备和公孙瓒。

 在刘备怒鞭督邮弃官而去后,就是这个老同学拉了刘备一把,表他为别部司马。

 这个年代,同乡、门第、师承,只要是士人,大家互相聊聊,攀攀关系,总能扯到一起的。

 更别提李放说自己是凉州人,王允是并州人了。

 大家同为大汉边地,自然有更多的共同话题。

 正常的流程本该是这样的,可王允哪知道,李放他不走寻常路啊?

 不过面对李放的求助,王允也不好直接拒绝。

 露出一个营业性的微笑,王允开口道:“能让伯达如此冒然的开口,想来也确实遇到难事了,以伯达之才,尚且为难之事,老夫倒是有些好奇了。只要老夫能帮得上忙,绝不会袖手旁观。”

 王允说的好听,但潜台词也很明确,他要是帮不上忙,那就不好意思了。

 至于怎么判断能不能帮忙,那全看王允自己了。

 李放自然清楚他的意思,不过李放不在乎,只要王允让自己说话就行。

 “事关重大,还请司徒屏退左右。”李放深吸一口气,起身再次躬身说道。

 毕竟是求人办事,李放还是能弯下腰去的。

 就以王允的年纪来说,李放给他鞠个躬倒也不算什么屈辱。

 深深的看了眼李放,王允联想到他凉州人的身份,心里不由得嘀咕起来。

 这次王允没有说话,摆了摆手,厅内的下人依次退下,还贴心的关上了门窗。

 “说罢!”王允表情有些严肃,冷峻的开口。

 他看重才子是不假,可李放上来这么搞,王允自然不会再有什么笑脸。

 但李放目光却盯着一旁的王诚,闭口不言。

 管家王诚指了指自己:“我也要出去?”

 说着,他看向了李放身后的任红昌。

 “李郎君自己的婢女还留在此处,却要让在下离开?”

 王允眉头一皱,沉声说道:“此乃我心腹之人,你有何话,尽可直言!若是不说,便请离去吧!”

 他现在很怀疑,那《洛神赋》是不是李放写的。

 能写出这等文章的人,行事怎会如此冒失?

 实际上他猜的很对,要不是因为这次穿越,李放压根都不会接触到《洛神赋》,谁让它没有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呢?

 李放听着王允的语气,也知道,现在已经是极限了。

 再说下去,王允恐怕就要翻脸赶人了。

 再怎么说,他也是大汉三公,要是换算到现代,李放这辈子都没机会见到王允的面。

 恐怕只能在电视新闻上听到王允的消息。

 他接二连三的不礼貌行为,明显已经触怒了王允。

 “行吧,只要司徒能信得过他,那我也就不多事了。”李放答应了下来。

 在古代,下人通常都是和主人绑定的,尤其是管家这样的身份。

 可能祖祖辈辈都是为一个世家服务的。

 这样的家生子,是和主人休戚相关的,一般确实也不会轻易背叛。

 李放向后招了招手,让任红昌上前来,然后他开口说道:“前些天董卓府上大乱,想必此事司徒应该清楚吧?可我如果告诉你,那是我们做的呢?”

 “什么!”

 王允有些失态,猛地站了起来。

 看着下面那两个人,尤其是任红昌,王允表情逐渐凝重。

 他想起来了,方才是没注意,现在看过去,任红昌身上的那身衣服,和董卓府上女婢的服饰一模一样。

 当然这可能是巧合,但结合李放的话,那就不是简单的巧合了。

 王允脑中飞速旋转,首要问题就是保密。

 他给王诚使了个眼色,王诚心领神会,转身走出房内,将周围的下人驱散之后,自己报告后,亲自守在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