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236章 二访司徒

 面对王允递上来的文章,董卓是连看都懒得看的。

 不过王允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毕竟是为数不多还站在自己这边的名士了。

 董卓随口说道:“文优啊,你替老夫读读吧,既然司徒一番好意,那咱们也不能辜负了。”

 “喏。”李儒恭敬的行礼,起身从王允手中接过文章。

 来到王允面前,李儒低垂着头:“司徒。”

 “有劳先生了。”王允和善的说道。

 “司徒言重了。”李儒赶忙回道。

 二人眼神一错而过,平淡的情绪之下是暗流涌动。

 转身来到堂前,背对着王允,李儒心中疑惑:“我与太师方才生疑,王子师便登门拜访,顺理成章的给出了解释。就算再问士孙瑞为何深夜造访,恐怕他也能推脱一二,这是巧合吗?”

 王允来的时机正好,而且也太过于正常了,可偏偏越是正常,越是及时,就显得越是不正常。

 而且李儒抬眼看了下上首的董卓:“给太师赏什么奇文,王子师是认真的?”

 心中有了疑点,对于王允给的文章,自然也就没有那么上心了。

 抱着随意的态度,李儒有些神思不属的开始念诵。

 反正他也知道,就董卓那焚书坑儒的文化水平,估计他也听不出来好坏。

 可念着念着,他自己反倒觉察出不对了。

 “这,这是何人所著!”李儒越读越是心惊。

 好文章,谁都能看出来,更别说本身就是文人的李儒了。

 读下去之后,他自己反倒沉迷其中,深深被文章所折服。

 读完之后,李儒久久没有说话,半晌方才被董卓惊醒。

 “好,好啊!”董卓抚掌而笑,“果真是好文章,此文乃何人所做?如此才华,当为朝廷所用啊!”

 李儒回过神来,也对王允说道:“司徒,晚辈斗胆一问,这作者究竟是何许人也?”

 “唉,这也是老夫想知道的啊。”王允故作忧愁之相,一脸的无奈。

 “司徒也不知道?”李儒诧异的问道。

 王允摇了摇头:“我今日来求见太师,除了想与太师共赏奇文外,就是想让太师帮忙寻找此人。这等大才,不可使其流落乡野,明珠蒙尘啊!”

 说到这儿,王允抬头直视董卓:“此举传扬出去,也可向天下人证明,太师才是心系朝廷的忠直之臣,为国求贤亦能佐证太师爱才之心,以揽天下人之心,此正所谓千金买马骨是也。”

 “好!好!”董卓大喜过望,“司徒此言正合我心,此举甚妙,甚妙!”

 一旁的李儒听了,有些无语。

 看着上首的董卓,李儒心中吐槽:“太师啊,您老人家在关东那些人的嘴里还想有什么好评价?怕不是昏了头吧?袁本初前车之鉴,这就忘了啊!”

 当初董卓强行废帝立威,袁绍仗剑而起,一句“天下健者,岂惟董公!”,呛的董卓说不出话来。

 后来袁绍逃出洛阳,董卓为了示好,又答应了别人的劝解,封袁绍为勃海太守,赐爵为邟乡侯。

 可转过头,袁绍收下了官职后,便召集了天下十八路诸侯来讨伐董卓。

 这就让董卓显得那么的小丑。

 前人印鉴不远,现在王允一番话,又让董卓动心了,李儒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可董卓脸上那喜出望外的表情,又让李儒这劝解的话说不出来。

 “唉,左不过一个文人而已,有才归有才,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李儒心中权衡一番后,还是决定不触这个霉头,况且他自己也真的想见一见这个作者。

 不管是真像王允说的那样,他也不认识作者,又或者是他想推举什么人为官,只要不涉及兵权,这都不是什么危险。

 想到这里,李儒也也主动站出来附和,引得董卓大喜。

 既然李儒都这么说了,看来王允这话是真有道理,董卓立刻下令,派人去找!

 当然,估计等到董卓死了,这个作者也找不到。

 “多谢太师!”王允拜谢董卓。

 董卓笑呵呵的说道:“区区小事而已,何足挂齿,司徒太多礼了。”

 对于他认为的自己人,董卓还是很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