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李放的反对(第2页)
面对郭氏的反应,赵祯还没说什么,他老人家先开口了。
“官家,皇后娘娘这反应......,怕是有孕了。”
老御医谨慎的看着郭氏。
“你说什么!”赵祯和郭氏齐声问道。
两个人都很激动,赵祯是激动自己有后,而郭氏自然是欣喜于母凭子贵了。
老御医表情有些严肃:“此事重大,老臣不敢胡言,但娘娘外显之相却似有孕在身。若要确定,还需老臣亲自把脉。”
“快!快!”赵祯自然不敢怠慢。
自己亲自扶着郭氏去后面榻上躺下,然后就召御医上前,让他细细的把脉。
至于什么男女之防,悬丝诊脉之类的,除非古代的皇室都不想治病了,不然谁会信这种玩意?
经过老御医的诊断,确定了郭氏确实怀孕了,赵祯连忙就派人去叫李放和吕夷简了。
然后自己开始温言安慰起了郭氏。
下一步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给郭氏找一个合适的安胎之地,这一点还需要吕夷简配合,李放也要做参谋。
将其中能对外说的部分,赵祯给臣子们讲述了一遍。
自然又引来一片祝贺之声。
这个时候,这种好话,赵祯自然是怎么听都听不腻的。
群臣恭贺后,赵祯开口提议道:“值此大喜之时,朕意,可否赦免囚犯、修缮庙宇为皇儿祈福,普天同庆?”
带着期盼的目光看向下面那群大臣,赵祯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莽撞了,但他就是忍不住。
历史上自己几个儿子全部夭折,这种愧疚感,一直追在他的身后。
虽然孩子还没出生,就如此兴师动众有些不妥,但赵祯一刻也忍不了了。
原本历史上,赵祯的长子出生时,就曾赦免囚犯,监牢里的囚犯减罪一等,死罪改为流刑,流刑干脆直接赦免。
赵祯想来,如今他不过是更进一步,应该没人会不给自己这个面子吧?
确实如他所想,这个提议虽然有些过了,可这些大臣确实不太想触皇帝这个霉头。
众臣面面相觑,虽然没人表示支持,但也确实没人反对。
可就在这时,李放却突然站了出来:“不行!普天同庆,也没有这个庆祝法的!”
众人闻声看去,李放表情严肃,好像确实有些生气了。
他这个举动,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他们这些宰执大臣都没敢反驳,反倒是李放这个他们之前以为的幸进之臣站了出来。
这让那些大臣有些惭愧了。
孔道辅站出来上奏道:“官家,李先生言语虽欠妥当,但确有其道理。若官家真想为皇嗣祈福,不妨等到皇嗣降生之时,届时普天同庆,想来上苍也会有感官家圣德,垂怜皇嗣。”
赵祯理都没理他,而是看向李放,表情沉了下来:“你应该知道,这个皇儿对朕来说意味着什么!你别拿什么封建迷信来说朕,入乡随俗这句话可是你说的,既在我大宋,你就不要拦朕了!”
李放抬手要说什么,可眼角瞥见周围的人,强自忍了下来。
勉强拱了拱手,李放生硬的说道:“官家!我有话要说,请官家允我单独奏对!”
深吸一口气,赵祯想了下,表情变的缓和了些。
“诸卿好意,朕心领了,如今时候不早了,诸卿早些出宫吧,吕公留一下。”
“是!”
众多大臣现在是真的不明白了,这个李放究竟是什么来头,这么强硬的怼皇帝,皇帝还真要和他单独谈话。
带着满腹的狐疑,众位大臣们还是离开了。
与之相对的,李放的姓名、身份也在汴京城里迅速传开,所有人都想知道他是什么来头。
摆摆手让左右退下,只留下他们三人,赵祯缓缓开口:“你为何要反对?朕此番已经考虑过影响,并未大赦天下,不过是为我儿祈福而已,何至于此?”
赵祯真的相信吗?他这所谓善意的举动,能为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祈福。
那自然是不会相信的。
要是世间真有因果报应,那在历史上留下仁宗之名的他,又怎会没能留下一个儿子?
可不信归不信,事到临头了,他还是本能的想要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