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260章 前往大相国寺(第2页)

 “为什么?”李放转头问道。

 赵祯摇头解释道:“大相国寺中的僧众大多识得我面,我若过去,那行踪就隐藏不住了。”

 这李放确实无话可说,没等他继续说什么,赵祯笑着开口了。

 “没事,你们尽管去便是了,既然来了此地,我自然要一尽地主之谊。那里离店里挺近,届时我刚好去视察一番,在店中等你们。”

 “如此也好。”李放同意了。

 毕竟来一次大宋,怎能不去一趟大名鼎鼎的大相国寺。

 只是......

 “这会不会太耽误时间了?你不是还要去考察修养之地吗?”

 碍于吕公著二人,李放没敢说的太清楚,不过赵祯应该也知道,他说的就是未来郭皇后养胎的地方。

 赵祯摆摆手:“此事不急,也不是一天就能定下来的,即便我看过了,也还要再多方考察,急不得。”

 毕竟为了稳妥起见,赵祯是决定要新起一幢房子的。

 而且皇后出宫养胎,这种事也不是短时间能推动的。

 确实不急于片刻。

 既然主意已定,几人商议过后,便目标明确的直奔大相国寺而去。

 沿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行人再度启程。

 这次就不能走着去了,大相国寺离皇城还是有段距离的。

 派人寻了马车,几人登车而行。

 快到地方的时候,一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念诵声吸引了李放的注意。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停车!”李放赶忙叫停了马车。

 车子尚未停稳,李放撑着车辕就一跃而下。

 前方有一高台,一个花白胡子的老者正站在上首,下面是一群百姓。


 等李放下了车,老者刚好念完了临江仙:“今日咱们开书,说一说这天下三分!”

 “好!好词!”

 “彩!”

 “三分听过不少,可这首词却不多见啊。”

 周围围观的听众交口称赞,话里话外都是对这首《临江仙》的赞誉。

 宋人爱词,他们那时的好词,就好比如今的流行歌曲,其中名篇是真的人尽皆知。

 杨慎的这首词,配合着三国故事,可谓是再合适不过了。

 李放站在人群外,聚精会神的听着里面说书。

 几句闲白过后,那位老先生便正式开书了。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

 听了没一会儿,身后其他几人赶来,一同听了起来。

 不过片刻,赵祯就有些羞臊:“这,此人怎的一字未改,如此堂而皇之的抄袭?”

 他自己隔着世界抄袭,还有些抹不开面子,这说书先生倒好,拿来就用。

 李放却并不介怀,他笑着说道:“我说句公道话,人家老先生还是改了几个字的。”

 他刚才的反应,只是意外这人下手之快,报纸铺开这才没半天功夫,他这边就说上了,这要是在现代肯定是抓热点的一把好手。

 再说了,《三国演义》的作者又不是他,愿意抄,就抄去呗。

 只是赵祯有些接受不了。

 “此人枉活这般年岁,竟然如此不耻!”赵祯有些愤愤。

 扭回头去,赵祯就要吩咐人把那老人给拦住。

 李放窥见不对,赶忙拦住了他。

 将几人带出人群,他们的空位瞬间就被其他人填补了,这大相国寺门前,最不缺的就是人。

 得益于大相国寺的香火,眼前就仿佛一个盛大的庙会一般。

 扯着赵祯来到一旁,李放问道:“你要干嘛?拦他?”

 “那是自然!”赵祯愤然说道,“怎能任由此人这般剽窃!”

 说罢,赵祯又突发奇想:“对了,你说我将你们现代的著作权法、专利法这些法律搞出来行不行?”

 没等李放回答,他自己先陷入沉思了。

 “对啊。”赵祯喃喃自语,“若如此做,定能激发创作热情,尤其是专利法,科技进步还是问题吗?”

 一拍手掌,赵祯像是找到了治国良方一般,转身就要离开。

 李放有些无语的看着他,直接一把抓住了:“你要去哪啊?先回来!”

 这动作,让一旁的曹佾瞪大了眼睛。

 刚才李放说的话还能解释为他是近臣,而且皇帝要掩盖身份,才能说话这么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