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261章 装不下的犯人(第2页)

 赵祯余怒未消,但也知道,不该责怪这些人。

 他挥了挥手:“都起来吧,这不是在宫里,不用动不动下跪。而且皇城司也不负责汴京治安,此事与你等无关。”

 陆业明流着冷汗,心有余悸的起身:“多谢官家。”

 他刚一起来,那边赵祯的声音再次传来。

 “你方才说,并不是很多,那究竟是多少?那半数人中,有多少人出手?”

 “呃......”

 陆业明语塞了。

 可赵祯眼神飞来,陆业明只得老实回答:“其中大半都意图取财,还有部分,则是连人都要掳走。”

 “好,好!真是太好了!”赵祯怒极反笑,眼神锐利的看着前方。

 “这就是朕的大宋,朕的汴京!”

 其实这也难怪,报纸虽然只卖十文,但积少成多,一个孩子卖出去十份,那可就是一百文了。

 小孩子带着那些钱财,街上的闲汉、乞丐谁见了不眼红?

 其中有人心生歹意,也再正常不过了。

 以那些人的见识和智慧,他们可不会去想,是谁在背后组织了这些报童。

 要是能有这份脑子,也不会沦落到这种地步了。

 赵祯心中恼怒,半晌之后再度发问:“那人呢?可都捉到了?”

 “回官家,全数都到案了,绝无一人遗漏!”陆业明保证道。

 赵祯微微颔首:“接下来就是审问了,一定要问出其中有关‘鬼樊楼’的消息,告诉他们,只要有人肯戴罪立功,朕可以既往不咎!”

 “是!”

 陆业明肃立领命。

 但回完之后,他又有些犹豫的问道:“官家,臣还有一请。”

 赵祯毫不犹豫的回道:“说!只要能帮朕铲除这颗毒瘤,尽管开口!”

 “臣别无它请,只是今日臣捉的人太多了,皇城司本非寻常衙门,没有多少囚牢,眼看着人已经关不下了。接下来还要审问,防止他们串供,臣实在是捉襟见肘......”

 “这倒是个问题。”赵祯思考着。

 片刻后,他示意旁边人拿来纸笔,写下几个字来,然后解下腰间的玉佩放在上面。

 “你执此物前去寻吕公,请他帮忙协调解决,开封府的牢房应该也可以用一用。”

 “是。”陆业明恭敬的低头上前,双手接过赵祯手里的凭证。

 松手之后,赵祯神情严肃,再次叮嘱道:“记住,此事一定要小心,不得走了消息,待查明其中猫腻后,第一时间来告诉朕。今番,朕誓要拔掉这颗长在我大宋百姓心中的钉子不可!”

 陆业明一激灵,声音洪亮的回道:“臣定不负官家所托!事若不成,臣提头来见!”

 赵祯露出一个笑容来:“这话就言重了,好生办差便是。”

 陆业明告辞离去,临走时还不忘对着李放点头示意。

 待陆业明离开,赵祯长叹一声:“让诸位见笑了。”

 吕公著和曹佾连忙拱手,口称不敢。

 李放则是在一旁不住的咋舌:“监狱都装不下了,这抓了多少人啊。”

 “其实也没多少。”

 赵祯摇摇头,示意几人坐下说话。

 “皇城司本就非刑狱之所,更没有锦衣卫那等诏狱,临时关上几个人还可以,再多确实就没地了。”

 一旁的吕公著和曹佾自然不知道什么是锦衣卫,只是安静的竖着耳朵听。

 可徐妙锦对锦衣卫和诏狱可太熟悉了,听到赵祯这么说,她忍不住开口问道:“你是想要在大宋建起锦衣卫来吗?”

 在老朱家这两代帝王统治下,锦衣卫代表着什么,徐妙锦可再清楚不过了。

 对于什么巩固不巩固皇权的她不在乎,她只知道的是,锦衣卫权势滔天,尤其是现在的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

 本来徐妙锦都已经尽可能的高估锦衣卫的权势,可查了历史才知道,现在这位锦衣卫都指挥使可干了不少“好事”。

 现在听闻赵祯好像有这个意思,立刻有了反应。

 听到她的问话,赵祯看了眼吕公著二人,想着他们也不知道锦衣卫代表着什么,便也没了忌讳。

 “锦衣卫是把快刀,确实很有用,不过其势过大,且分属武职,在我大宋还要受到多方掣肘,没那么好用,徐姑娘尽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