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杀人怎能比诛心?
这边赵祯话音刚刚落下,那边就有惨叫声传来。
痛苦的嘶吼,让李放都惊了一下,忍不住回头看过去。
赵祯眉头皱了下,转头吩咐道:“去看看,别让他下手太重,万一弄死了,不好收场。”
一个人领命出列,很快消失在了阴影中。
听着耳畔的惨叫,李放直嘬牙花子。
他忍不住问道:“这地下的地形就只有这个人知道?就不能再想别的办法?你不是定好了要用火攻吗?”
赵祯无奈的摇头:“鬼樊楼所在的地下,禁军倒也寻到几个出入口,可地下形势错综复杂,只从出入口处放火,效果不佳,起不到作用。”
“禁军又不能长时间维持戒严,否则朝野必起非议,若不能速胜,此番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汴梁因为处于黄河下游,常年饱受黄河肆虐之苦。
因此地下的排水系统也修建的四通八达,沟渠纵横。
除了发达的排水系统,还有历朝历代因为黄河泛滥和泥沙淤积而被淹没的旧城。
民间就有童谣称“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了好几层”。
现代考古学也考证过,在现在开封市的地下,就存在着北宋东京的历史遗迹,而在它之下,还有时代更早的旧城遗迹。
包括唐代汴州城,战国时期的魏国都城大梁等多层旧日遗迹。
层层因素叠加之下,导致鬼樊楼的人藏身在地下十分安全。
若不能堵住关键所在,单纯的在洞口放火生烟,作用着实不大。
“此人常年与鬼樊楼的贼子对接,知晓地下的地形入口,若不是禁军行动的迅速,此人也早已逃入地下或者被灭口了。”
招呼李放凑到近前,赵祯指着地图给李放讲解目前的形势。
因为汴梁是都城,禁军就算行动,也不太可能大索全城,那样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过严重了。
所以,他们行动务求快捷高效,只求一击即中。
这也是赵祯在现代学到的类似特种兵的知识。
但这样也就意味着包围网不够大,所以许多暗处的贼人都逃入了地底,而赵祯就是准备将他们在地底一网打尽!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
赵祯指着地图上的各处标记分析道:“各处出入口狄青都派了人去把守,城中也预留了机动队,一旦哪里出现险情,立刻就能支援到位。”
“只是这些出入口规模不大,有的甚至一次只能容纳一人进出,大军行动决计不可能。至于扩张地道,更不现实,万一引发地陷,朕这个皇帝恐怕都要下罪己诏了。”
“不过根据前面捉到的一些贼人的供述,地下确实有数个大型出口供人出入,往来运送货物也都是经此处。只是那些外围人员也不清楚具体位置在哪,目下看来,也只有此人能告诉我们这个答案了。”
说话的同时,李放耳边的惨叫声也小了不少,但转而传来的则是怒骂。
骂了没两句,声音便小了不少,听动静像是被人给堵住了嘴。
听了赵祯分析的局势,李放也确实想不到什么好主意,躲在地下这一招,基本废了李放的大部分现代科技。
总不能让他去买几个机器狗吧?
要是李放能搞到带热武器的机器狗,那说不定还真行,但很可惜,这很不现实。
最关键的是鬼樊楼,或者说无忧洞这伙人,他们躲藏的地方是汴梁的地下。
很多手段就不能用了,比如说火药。
万一引起什么大动乱,对赵祯这个皇帝的打击,可比鬼樊楼作乱更严重。
他只想打击罪犯,肃清汴梁,可不想把自己也牵累进去。
二人交流了几句,李放也跟赵祯绞尽脑汁的去想,只是确实找不到什么合适的手段,能把地下的人给揪出来。
若是真在现代,这群人肯定不是问题,但谁让现代的各种科技产物只能靠李放往这边带呢。
这局限性就太大了。
正在二人束手无策之时,陆业明有些颓然的走了出来。
“官家,臣无能,各种刑讯方式都用了,可还是撬不开贼人的嘴。”
“没想到此人竟然如此顾家。”赵祯感慨道,冲着他摆了摆手,“朕有令在先,不能用重刑,审不出来也不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