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风雨何所惧(第2页)

 由于项目筹备期间工作量大增,部分员工不堪重负,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现了一些错误,导致与合作方的部分对接工作出现了延误。

 裴洛南立刻深入基层,了解员工的困难和需求。

 他一方面调整了工作安排,优化流程,减轻员工的负担;另一方面,组织了一系列的激励活动,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大家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只要我们共同克服眼前的困难,未来的回报将是无比丰厚的。”裴洛南的鼓励让员工们重新振作起来。

 但考验仍在继续,新的难题还是接踵而至。

 项目所需的关键设备在运输过程中遭遇恶劣天气,部分设备受损。而重新调配设备需要时间,这将严重影响项目的进度。

 裴洛南迅速联系了多家供应商,试图寻找替代设备。

 然而,由于设备的特殊性,可供选择的余地非常有限。

 但这依然难不倒裴洛南,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曾经有过合作的小型供应商。

 经过紧急沟通,对方表示愿意全力协助,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所需设备。

 别说,虽然是小型作坊,但效率却没有大打折扣。

 只经过两天的时间,所需的设备就一一归位。

 裴洛南对他们的高效率大为赞赏。

 只是,设备的事解决了,后面还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与合作方进行技术对接时,双方在一些关键技术参数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合作方态度强硬,坚持己见,甚至威胁要终止合作。

 这一突发状况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原本就充满挑战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雪上加霜。

 裴洛南得知这一情况后,没有丝毫的慌乱。

 他迅速冷静下来,第一时间召集了公司内部最顶尖的技术专家,组成了一个紧急攻关小组。

 那几日,公司的会议室常常灯火通明,裴洛南与专家们马不停蹄地埋头苦干。

 他亲自参与每一次的讨论,神情专注而严肃。

 在白板上,密

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数据和公式,裴洛南的眼神在这些复杂的信息间快速穿梭,大脑飞速运转。他不时提出独到的见解,引导着大家的思路。

 “我们不能只从现有的技术框架去思考,要突破常规,寻找新的可能性。”裴洛南的声音坚定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