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金枝萨琳娜

第二十九章 残忍

 谢太夫人盘膝坐着,佛珠挂在手腕上,手上捏着姜氏派人送来的信。 

 她的目光已经从信纸转移到面前站立的妇人身上: 

 三十岁左右的年纪,端庄秀丽,气质沉稳。 

 没有过度的挺直腰杆,却还是带着一股让人无法轻视的高贵。 

 谢太夫人太熟悉这种气质了,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这妇人定是世家女。 

 世家女,没有意外的话,也会嫁入世家,成为高门主母。 

 而堂堂贵妇人,为何会沦落到给人做傅母……这种情况,在最近一两百年里,太正常了。 

 战乱不断,王朝更迭,权利倾轧……不知多少家族从云端跌落尘埃。 

 家族倾覆,男丁或死或流放,女眷被罚没为官奴婢,这都是再正常不过。 

 就是他们王家,若不是懂退让、够隐忍,如今估计也早就不在了。 

 “郑氏见过太夫人!” 

 郑氏听到谢太夫人问询,便微微屈膝,敛衽行礼。 

 她的动作行云流水,还是没有刻意的彰显规矩、礼仪,却就是能够让人感受到她的规矩端方、高贵典雅。 

 这,就是镌刻到骨子里的气质。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透着世家的典范。 

 “郑氏?” 

 谢太夫人眸光一闪,“荥阳郑氏?” 

 这可是北境的新兴世家啊,跟崔氏一样,都是最近一两百年崛起的“新贵”。 

 谢太夫人作为老牌的门阀,对于崔氏、郑氏等新贵,既有着与生俱来的鄙夷,又有着发自内心的羡慕嫉妒。 

 就是这些新兴的家族,超越王、谢等老牌氏族,进入到了权力的中心。 

 崔氏一个刚过门的新妇,就敢在王家作天作地,靠的不只是跟楼家的姻亲关系,还有背后的崔家。 

 崔家可是大周朝的顶级外戚啊,跟北境的八大著姓都联络有亲。 

 谢太夫人和王廪会选择崔氏,就是看中了这一点。 

 郑氏,并不比崔氏差。 

 虽然没有出过太多的皇后,却也跟皇室有联姻。 

 不过,郑氏显赫,并不意味着所有荥阳郑氏都风光体面。 

 大家族都习惯了多方下注,族中子弟,有人投资成功,自然位极人臣。 

 有人投资失败,阖家遭殃。 

 谢太夫人手指习惯性的捻动着,没有捏到佛珠,也不妨碍她思考。 

 倏地,谢太夫人想到了:“你是郑仪,皇后的女侍中?!” 

 她想起来了,确实有这么一个郑氏,十几年前,因为祖父附逆,家中男丁被流放,女眷则被充入掖庭。 

 郑仪那时只有十来岁,也跟着母亲、姊妹等成了官奴婢。 

 郑仪天资聪慧,容貌极好,又有母亲、阿姊的教导,文采斐然、规矩端方。 

 十五岁那年,被太后选中,提拔为宫中的女官。 

 二十六岁时,新帝大婚,太后又将郑仪册封为女侍中,专门用来辅佐皇后。 

 而就在去年,大冢宰发动兵变,新帝“病逝”,皇后“殉情”,宫中的内侍、宫女逃的逃、死的死,郑氏虽然是有品阶的女侍中,但终究只是个女官。 

 她的下落,并没有太多的人关注。 

 谢太夫人留在京城的眼线,只打听了皇室、各家权贵的动向,郑仪如何,谢太夫人还真没有收到消息。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位曾经总揽后宫内政的女侍中,居然流落到了沂州,还被姜氏找到! 

 姜氏更是想办法,让郑仪前来教导王姮。 

 谢太夫人眸光一闪:姜氏,有心了! 

 到底是亲生的骨肉啊,为了女儿,姜氏也算费尽苦心。 

 “郑仪已死,奴郑氏!” 

 郑氏,也就是曾经的郑仪,嘴里说着否认的话,但她自己心里清楚,谢太夫人是不信的。 

 她认定自己就是郑仪! 

 事实上,她确实是。 

 但,只要自己不承认,只要没有戳破那层窗户纸,她就是郑氏,而非什么官奴婢、女侍中! 

 郑氏脸上一片淡然,她的前半生,已经随着皇宫的一把大火而灰飞烟灭。 

 她的亲人早已亡故,仇人也被她这些年逐一报复。 

 没有了牵挂,没有了仇恨,从逃出京城的那一刻,她就是全新的郑氏。 

 郑氏考虑过自己的未来,她已经三十多岁了,在这个年代,是能够做祖母的年纪。